人教新课标一上《6和7》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新课标一上《6和7...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一上《6和7》教案

2016-11-15 收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46、47页,练习十第1、4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6、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集中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教材在这里出现了大括号“ ”和问号“?”,并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教材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会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2.方法与过程:借助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尝试、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列减法算式计算的问题。

教学方法:

先试后导——尝试学习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教具学具: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1、谈话:今天,小白兔的爸爸和妈妈要带他们的小孩到野外采蘑菇。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2、让学生描述图的意思。

3、大家说得很好!它们要请我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你们能行吗?(揭示课题)

二、尝试自学、发现问题。

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理解解决问题中知道什么,求什么的意思。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

“括号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把4只和2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2.教师出示教科书第47页上的青蛙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提问:“括号下面写着‘7只’表示什么?”(一共有7只青蛙)“在荷叶上的青蛙上面写着‘?只’表示什么意思?”(求在荷叶上的青蛙有几只。)

“那么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别指名回答。“谁能完整地说出来?”指定三、四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减法?”(要从7只里去掉2只,求剩下几只,用减法。)

三、尝试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练习十第1题)

①、说一说

师: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解决?

请先自己想想用什么方法列式,然后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一人说时,其他人要认真听,要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②、师:哪个同学愿意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说你们的想法。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尝试就知道什么时候用减法来算。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2、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练习十第4题)

①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谁能把图意说出来?

②、尝试探究、独立解答

你能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吗?

③、汇报交流、归纳方法

谁愿意把你列的算式展示给大家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四、尝试归纳、整合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掌握了那些新的学习方法?能和大家说说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