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5
收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
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铅笔、橡皮、尺子、羽毛球、邮票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谈话: 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 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币,每张人民币面值大小不一,有几元的,有几角的,有几分的。为了了解人民币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二、 认识人民币
1、 4人小组合作: 在自己面前的小银行中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并在小组里说一说: 拿的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是怎样认识的?
引导: 人民币有两种,一种是纸币,一种是硬币。谁愿意向小朋友介绍一下你认识的人民币?你是怎样认识的?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 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板书: 1元。(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归纳: 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数学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教案
听课反思,生活数学《停车位》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到五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算的对吗》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二)》学案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导学案
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复习课听课体会
评课发言稿 《植树问题》听课有感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数和认数》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小图书馆》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
《式与方程》听课小结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四年级公开课《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数学教案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
《如何改善班额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氛围不浓厚的现状》数学教研总结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直角》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