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7
收藏
《美丽的田园》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利用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达到正确与熟练的要求。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上。
成功之处:
一、 以闯关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一年级孩子的注意持久性很差,如果没有讲究一些方式方法来吸引他们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话,很难有好的效果。而且这些方式方法要时常更新和变换,如果老是使用一种方法的话孩子们会感到厌烦。于是我在本课教学中利用课件,以还没使用过的闯关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课前谈话:老师想带领大家去参加美丽的田园,可是守门员要求大家要闯过他设置的几个关卡,才能进入,你们想不想接受挑战。此时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于是开始了本课的学习。由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所以进入美丽的田园后:比比看谁提的数学问题又多又好?很多孩子也是信心满满的。
二、 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观察能力还不是很强,观察方法的掌握还需长时间的训练。本课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了观察时丢三落四,我很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如从左到右进行。因此孩子们对主题图中所包含的景物都能观察到,有羊、花、鹅、小鸟、树等,且每一种景物的数量多少都能尽量地做到准确无误。
三、 给孩子自主探究的时间
把课堂还给孩子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本课教学中我也尽量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再来讨论交流。这样,孩子们在主动参与下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尝试着描述和解决,在老师的鼓励和小红花的激励下,提的问题越来越全,如草地上的羊就有这么多个问题:黑羊和白羊共有多少只?黑羊比白羊少几只?白羊比黑羊多几只?总的有11只羊,白羊6只,黑羊有几只?有11只羊,黑羊有5只,白羊有几只?这样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成功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综合能力。
上完了这一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都是根据同类问题间的数量关系,没有出现不同种类物体间的数量关系,如鸟与羊只数间的数量关系,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我也没过多的引导,这只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再逐渐渗透。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四)(参考教案二)
《分苹果》教学设计
“活动”——数学的生命(“可能性”课堂教学实录)
3.3.2 直角的初步认识|人教课标版
3.3.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直线、线段(参考教案二)
3.4.5 6的乘法口诀|人教课标版
3.6.2 倍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3.5.1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3.2.5 “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以读促学 诱发潜能——听张晨晖《北风和小鱼》一课有感
3.2.5 加减法的估算|人教课标版
第三册数学教案
3.3.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3.4.3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加强朗读训练 发展学生语言——《冰花》教学设计
3.1.1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三位数的读写法(参考教案二)
应用题(参考教案二)
激趣 导悟 迁移——《青蛙看海》教学谈
3.6.3 “8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感悟 积累 迁移——《云雀的心愿》教学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参考教案二)
我长高了
3.4.2 5的乘法口诀|人教课标版
3.3.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3.4.4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魏书生: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统计——生日》设计意图及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