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中裂项求和测试题及答案_试卷分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中数学数列中裂项求和...
首页>教学经验>试卷分析>高中数学数...

高中数学数列中裂项求和测试题及答案

2016-10-26 收藏

数列中裂项求和的几种常见模型

数列问题是高考的一大热点,而且综合性较强,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运用。而此类问题大多涉及数列求和,所以数列求和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的求和方法有:公式法、拆项重组法、并项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加法、倒序相加法等等,而裂项相消法是其中较为基础、较为灵活的一种,也是出现频率最高,形式最多的一种。下面就例举几种裂项求和的常见模型,以供参考。

模型一:数列 是以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且 ,则

例1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像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 ,数列 的前n项和为 ,点 均在函数 的图像上。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设 , 是数列 的前n项和,求使得 对所有 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 (2006年湖北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

解:(Ⅰ)设这二次函数f(x)=ax2+bx (a0) ,则 f`(x)=2ax+b,由于f`(x)=6x-2,得

a=3 , b=-2, 所以 f(x)=3x2-2x.

又因为点 均在函数 的图像上,所以 =3n2-2n.

当n2时,an=Sn-Sn-1=(3n2-2n)- =6n-5.

当n=1时,a1=S1=312-2=61-5,所以,an=6n-5 ( )

(Ⅱ)由(Ⅰ)得知 = = ,

故Tn= = = (1- ).

因此,要使 (1- ) ( )成立的m,必须且仅须满足 ,即m10,所以满足要求的最小正整数m为10..

例2在xoy平面上有一系列点 ,…, ,…,(nN*),点Pn在函数 的图象上,以点Pn为圆心的圆Pn与x轴都相切,且圆Pn与圆Pn+1又彼此外切. 若 .

(I)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II)设圆Pn的面积为

解:(I)圆Pn与Pn+1彼此外切,令rn为圆Pn的半径,

两边平方并化简得

由题意得,圆Pn的半径

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II) ,

所以,

模型二:分母有理化,如:

例3已知 , 的反函数为 ,点 在曲线 上 ,且

(I)证明数列{ }为等差数列;

(Ⅱ)设 ,记 ,求

解(I)∵点An( )在曲线y=g(x)上(nN+),

点( )在曲线y=f(x)上(nN+) ,并且an0

, ,数列{ }为等差数列

(Ⅱ)∵数列{ }为等差数列,并且首项为 =1,公差为4,

=1+4(n1), ,∵an0, ,

bn= = ,

Sn=b1+b2+…+bn= =

例4设 ,则不超过 的最大整数为 。

(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浙江省预赛试题)

解:  

,

,

,

,

不超过 的最大整数为 。

模型三:2n (2n+1-1)(2n-1) = 12n-1 - 12n+1-1

例5设数列 的前 项的和 ,n=1,2,3,….

(Ⅰ)求首项 与通项 ;

(Ⅱ)设 ,n=1,2,3,…,证明:

(2006年全国数学高考理科试题)

. 解: (Ⅰ)由 Sn=43an-132n+1+23, n=1,2,3,… , ① 得 a1=S1= 43a1-134+23 所以a1=2.

再由①有 Sn-1=43an-1-132n+23, n=2,3,4,…

将①和②相减得: an=Sn-Sn-1= 43(an-an-1)-13(2n+1-2n),n=2,3, …

整理得: an+2n=4(an-1+2n-1),n=2,3, … , 因而数列{ an+2n}是首项为a1+2=4,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即an+2n=44n-1= 4n, n=1,2,3, …, 因而an=4n-2n, n=1,2,3, …,

(Ⅱ)将an=4n-2n代入①得 Sn= 43(4n-2n)-132n+1 + 23 = 13(2n+1-1)(2n+1-2)

= 23(2n+1-1)(2n-1)

Tn= 2nSn = 322n (2n+1-1)(2n-1) = 32(12n-1 - 12n+1-1)

所以, = 32 12i-1 - 12i+1-1) = 32(121-1 - 12i+1-1) 32

模型四: ,且 ,则

例6设函数 的图象在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 .记 的导函数为 .数列 满足: , .

(Ⅰ)求函数 的解析式;

(Ⅱ)试判断数列 的增减性,并给出证明;

(Ⅲ)当 时,证明: .

解:(Ⅰ)∵函数 的导函数为 ,由于在 处的切线平行于 , ,

(Ⅱ)∵ , ,∵ ,故 ,所以

,所以 是单调递增.

(Ⅲ) ∵ , = ,

, , …

当 时,

例7已知数列 满足 , 满足 ,证明: 。

(200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浙江省预赛试题)

证明:记 ,则 。

而 。

因为 ,所以 。

从而有 。 (1)

又因为 ,所以 ,

即 。从而有 。 (2)

由(1)和(2)即得 。 综合得到 。

左边不等式的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n=1时成立。

以上我们通过几个典型问题的解析,总结了四类裂项求和的常见模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裂项相消的来龙去脉,而这些模型是近几年高考中普遍采用的,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归、转化的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