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的例7,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了解家到学校的大概距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
(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
(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
注意:最后的单位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
2、做试一试。
(1)独立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
(2)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
(3)在图中表示医院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在组织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4题
重点知道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例尺。
3、 做练习十一第5题。重点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4、 将下列各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1)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的距离是12.5厘米。甲、乙两城实际相距多少千米? 0 40 80 120千米
(3)在一幅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小丽量得某省会城市与北京的距离是32.5厘米。这个城市与北京相距多远?
(4)做练习十一第3题。
(5)学生阅读你知道吗,选择两个比例尺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五、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
58000=40000(厘米) 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40000厘米=400米 5:X=1:8000
X=40000
40000厘米=400米
答: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400米。
期末教学随笔 漫谈数学寒假作业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反思——我为自己找的借口与改进方法
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五三班数学老师及副班主任上期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交流 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小妙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生下学期学情分析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遇见时光的美好-讲述我的年度故事(小学数学老师述职)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总结
高中数学教育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双班)
一年级五、六班数学培优助潜计划
集思广益话复习 共谋良策促提升—五数组上学期复习活动总结
一年级数学老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个人总结
小学数学老师支教工作总结----在反思中改进
漫谈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学校数学示范课心得
年终了,聊聊我们的“小家庭”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六数组工作总结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观摩课》小学数学听后反思
观摩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二年级课堂听算训练的记录
2019-2020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教研小论文 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思考
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探析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我的反思与改进(成绩未出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思考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随笔 深入思考探究错误根源
听全国小学数学“以核心素养引领思维发展”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2019-2020年度上学期四年级数学老师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