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收藏
《圆的认识》课例研修第一次课堂观察。
学习目标:1.从生活经验出发,建立圆的初步概念,感受圆的美;2.通过操作、比较、思考等活动,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及其特征和作用,初步建立圆的具体概念。3.了解圆规的结构作用,并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4.会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圆与生活中的联系。
通过课后检测,学生出现的答题情况:
1. 连接( )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
第一个空,有2人没有写,1人写的是直径,1人写的是半径;第二个空,有1人写的d。
2. 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
有2人没有写,2人写的线段,1人写的无数。
3. 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的长度( )。直径长度是半径的()。
第一个空,有3人写的直径的一半;第二个空,有1人写的一半,1人写的一样。
4.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有2人画圆失败,有2人画的半径和直径重合了,有15人没有标出半径的长度。
通过答题情况,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目标2的达成度93%,目标3的达成度91%,目标4的达成度100%。
从目标达成情况,看出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 在概念教学中,老师出示了2次概念,都是老师说或者读了一遍,概念轻描淡写就过了,没有强调,学生没有熟悉概念,因此,在课后检测中反应出,概念出错较多。
2. 在画圆的教学中,学生多次尝试后老师才正确示范,正确示范后练习的次数太少。
教学建议:
1. 在教学概念时,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熟记概念。学生在探索发现的时候,老师通过不同的追问让学生反复练习,比如:“线段两端在哪?”“这是个什么样的线段?”“什么叫半径?”在练习中用概念,“哪条线段是圆的半径,为什么?”再次说概念。
2. 画圆教学中,学生初次尝试后,教师及时示范和总结正确的画法,让学生多种形式的练习。比如:先按照正确的方法随意画圆,再按照要求画半径2厘米的圆,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课例研修一实践一反思后,数学教研员常立刚老师提出了建议,概念的教学,可以把概念进行分解,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王校长最后做出了指导,老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阶梯,重走概念形成之路。
学校数学示范课心得
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2020.01
小学数学教研小论文 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思考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2020.01
2019-2020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上学期工作总结
五年级数学、副班主任2019---2020学年上期工作计划
遇见时光的美好-讲述我的年度故事(小学数学老师述职)
年终了,聊聊我们的“小家庭”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六数组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思考
观摩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教育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老师期末工作反思 期末季,让我如何是好
一年级五、六班数学培优助潜计划
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探析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以疑促思 以情蕴学
小学数学老师支教工作总结----在反思中改进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总结
一年级数学老师2019-2020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在反思中教学
2019—2020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五三班数学老师及副班主任上期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生下学期学情分析
现代化数学教育方法创新探索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观摩课》小学数学听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交流 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小妙
期末教学随笔 漫谈数学寒假作业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我的反思与改进(成绩未出时)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老师工作小结 了解学生心理,做良师益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