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复习提纲要点扫描:
一知识点1: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认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1.通过题中给出的两个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
3把中间量作为已知条件,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题中的问题。
二知识点2: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如果题中给出了决数和其中的两部分,求第三部分,可能用以下两和睦方法解题:(!)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20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
三知识点3: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仔细分析,分析数量关系。2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1)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2)求总和用加法计算;(3)比多比少用减法计算;(4)求部分也用减法计算。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复习提纲
一知识点1:平均分(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另一种是把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二知识点2:除法(1)除法算式的写法:先写被分的总数,接着写“÷”(除号),再写平均分成的份数或平均每份要分的个数,然后在“=”的后面写出平均分的结果。(2)除法算式的读法:除号“÷”读作除以。再把算式从左往右读就行。(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里,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表示被分的总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或平均每份的个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
三知识点3: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乘法与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是:
因数X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四知识点4: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知识点5:解决问题 (1)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
[第十章]实数在开放性问题中的应用
第一、二讲:《有理数》的运用例题解析
《生活中的数据》图形的统计知识解析
[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答案
《三角形》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应用
[第二章]实数的运算知识解析及练习题
[第五章]相交线、平行线能力自测题
[第十章]实数典型题型与习题练习
第四讲:整数的奇偶性及整式的加减
[第八章]整式的加减知识解析1
[第五章]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结论识辨
[第三章]代数式的意义真题解析
实数在开放型问题中的应用
《三角形》三角形的探索与创新题
[第八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常见错误剖析
[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提高测试题
《图形认识初步》单元复习题
[第二章]有理数的乘方专题练习
[第七章]三角形的相关真题练习
《整式的运算》专题总结及应用
第三讲:《绝对值》思维拓展知识解析
[第二章]有理数的乘除专题练习
[第一章]正数和负数的知识要点解析
[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实数的定义运算型问题
[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提高测试题答案
[第五章]平行线判定定理的应用
《有理数及其运算》数轴的应用知识解析
北大附中05~06学年初一数学月考试题
[第一章]1.1正数和负数知识要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