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6
收藏
“曹冲称象” VS “等量代换”=思维
“曹冲称象”的故事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聪明的曹冲先把大象赶上船,看船被河水水面淹没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再往船里装上石头,当船被水面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可以判断:船上的石头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为什么大象的重量可以换成一船石头的重量呢?因为两次船下沉后被水面所淹没的深度一样,只有当大象与一船石头一样重(重量相等)时,才会淹没得一样深。
“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这个故事给我们这样一个启发:某些数学问题若直接考虑有困难,可以把原有的条件或问题用等价的量去代换,从而找到解题的线索。
例1. 5千克葡萄的价钱等于4千克雪梨和4千克苹果的总价,3千克苹果的价钱等于2千克雪梨和1千克葡萄的总价。买10千克苹果的钱可以买几千克葡萄?
【分析与解】题中有三个量,要设法消去雪梨这个量。第一个条件告诉我们,5千克葡萄的价钱等于4千克雪梨和4千克苹果的总价。根据第二个条件可以知道:4千克雪梨的价钱等于6千克苹果价减去2千克葡萄价。
即
5千克葡萄的价钱=4千克雪梨的价钱+4千克苹果的价钱………①
3千克苹果的价钱=2千克雪梨的价钱+1千克葡萄的价钱………②
由②式×2变形得到:
4千克雪梨的价钱=6千克苹果的价钱-2千克葡萄的价钱
进行等量代换,可得到购买10千克苹果的钱可以购买7千克的葡萄。
很显然,用“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很容易地解答了看上去难以解答的问题。
同学们要掌握这种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填空计算专项练习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1
六年级数学毕业升学模拟试卷2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精选8
苏教版小学数学12册第4单元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学期末调研试卷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精选11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训练题
小学毕业生数学模拟水平测试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消去问题应用题练习2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精选6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口算竞赛题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精选10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精选5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分数除法单元试卷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精选2
小学数学十二届竞赛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平时作业中的错误题集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精选9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圆锥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试卷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期末复习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精选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