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收藏
1.以创设情境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然平和的气氛中学会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算法的追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激活已有经验,尝试笔算,激发兴趣。
3.对比板演,探索笔算(不退位)算法。
4.多样练习,巩固笔算(不退位)算法。
学生在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后,让学生进行一些笔算练习、纠错练习及实际问题的练习。尤其是第4题纠错练习,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儿,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认识人民币》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7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8课时)
《找规律》教材分析(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第4课时)
《认识人民币》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5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课标解读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第1课时)
《找规律》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课标解读
《找规律》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材分析(第2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6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1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6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第2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5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7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找规律》教材分析(第3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