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之我见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计算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计算教学中...

计算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之我见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计算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之我见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计算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之我见我校举行“源源杯”青年教师赛课教研活动,我参赛时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第68——69页的“小数乘整数”。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思考着怎样才能在计算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那些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所以我们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现结合我这节课的教学片断,谈谈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实践与感悟。

片断一:在情境中感知

课始,出示了买东西的情境。

……

生:要求4块蛋糕多少元?用0.9×4,等于……这个老师没有教过。

师:0.9×4到底等于几?你能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吗?

(生独立思考后,在随练本上尝试计算。)

师:看来各组都已经找到了方法,哪组先来汇报?

生1:0.9×4就是4个0.9相加,0.9+0.9+0.9+0.9=3.6( 元)

生2:0.9元=9角,9×4=36(角),36角=3.6元

师:咱们班的同学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新问题。老师听出来了,在不知不觉中你们都把新问题转化成了旧知识。

(板书:新问题——旧知识)

师: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这种方法就是化归法。是我们在今后学习数学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它是指将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师:那么求3瓶花要多少钱怎么列式?

生:3.2×3。

师:对于3.2×3同学们也可以大胆地算一算,等于多少呢?

……

分析:通过对0.9×4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的过程,实质上是引导学生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和元、角知识的进一步明确,使学生对化归的数学思想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知道化归思想就是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化困难为容易。体会到了数学学习中常用的“化归”思想,这个思想在学生今后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会使他受益终生。

片断二:在探究中体验

师: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大胆地猜测一下!

生:两位。

师:为什么?(学生探究)

生:我把2.35看成235×3,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算,等于705,最后点上小数点。

师追问:为什么小数点点在右边起第二位?

(这个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

师:你们一起想想,怎么想到2.35×3的积是两位小数的呢?

生:因为刚才我们算的0.9×4、3.2×3的积是一位小数,为什么他们的积是一位小数呢?因为他们的因数中0.9、3.2是一位小数呀。

师:不错,学以致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那你的意思是因数里有几位小数,那么积中就有几位小数了?

生:是。

那如果因数是三位小数,积就是?

生齐说:三位小数

师:那如果因数是四位小数,积就是?

生:积就是四位小数。嗨,就是说因数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师挂出小黑板出示:小数乘整数时,因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你们都同意这个观点?(同意)但这仅仅是大家的猜测,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测,使它成为一个公认的结论?(师板书猜测——验证——结论)

生:可以举例啊。

师出示试一试1:

算式

猜测积的小数位数

计算器算得的结果

0.57×6

2.8×4

3.75×9

师:猜测一下积的小数位数是几位?

(生猜分别是两位、一位、两位、)

师:用计算器验证一下,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吗?

生齐:一样。

师:说明了什么?

生: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因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计算器算到的和我们猜测的一样,我感到很开心。

分析:本片断实际上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究过程。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究,因为这种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个环节教师重视对学生渗透由“观察→猜测→验证→得出结论” 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自己的猜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那么积中就有几位小数,进行逐步的验证,把学生对这个结论的认识由模糊状态提升到清晰状态,通过学生对问题的逐步探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与感悟。

片断三:在运用中拓展

师:你看这里的因数都是一位、两位小数,可老师觉得这几个例子还不够充分,如果是三位、四位、甚至更多位数,我们的猜测和得到的结论还能成立吗?

生思考后:还可以举位数多的例子。

师: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表格,请每人再举三个不一样的例子,先猜测,再用计算器验证。

(生独立填表)

其中一个学生举的例子比较有特色,我就把他的板书到黑板上了:

算式

猜测积的小数位数

计算器算得的结果

4.777×4

三位

19.108

4.7777×4

四位

19.1108

4.77777×4

五位

19.11108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我写的算式是……,计算器算到的和我猜测的一样。

师:经过大家的验证,我们更加确定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看着小黑板,一起自豪地读一读

……

分析:在拓展练习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初步得到的结论进行了又一次的灵活的、创造性的运用,深化了学生对自己的的出的结论——因数里有几位小数,那么积中就有几位小数的验证,在这样的再创造的过程中,本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点积中的小数点也迎刃而解了。同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成功的自豪。这些美妙的体验将使他永远记住今天发现的这个结论,或许还有人就此开始猜测验证其他的数学规律呢!这样的教学学生所学的和所用的知识是鲜活的、富有生机的,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素养就得到了质的飞跃!

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但数学思想方法又蕴涵于知识发展的过程之中,为此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感知、体验、拓展、提升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从而达到有效的数学学习!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