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探究教学的误区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走出探究教学的误区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走出探究教学的误区

走出探究教学的误区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走出探究教学的误区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走出探究教学的误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手操作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学生的积极性高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课上学生的动手操作似乎成了一种摆设,“为操作而操作”,或者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了,但却没有将这一学习方式用足、用好、用透。这样,不仅达不到操作的目的,还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价值呢?

一、 什么样的内容学生需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并能用数学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但动手实践也不是多多益善,它只是一个“拐杖”,如果有的教学内容没有必要操作也扯进动手操作,就像一个正常人拄着拐杖走路一样——多此一举。因此,学生的动手操作应针对不同内容合理进行。那么,什么样的内容学生才需动手操作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为了使抽象的算理更形象。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如48 ÷ 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一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这时,可通过摆小棒的方法,把学生动手操作与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从而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

为了使模糊的概念更清晰。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比较模糊。教学时,可向每组学生都提供一些材料:一张圆形纸片、一块橡皮、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盒铅笔、六个苹果(图)。研究的内容是:运用这些材料,动手切一切、折一折、分一分,表示出它们的二分之一;继而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得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做单位“1”。

为了使得出的结论更深刻。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如果对照例题,学生通过观察也能发现特征,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教学时,我首先出示下列各数:81、105、26、1008、511、407、351、812,然后,请大家用火柴棒,按数位顺序表摆出这些数,再算一算,哪些数是3的倍数,哪些不是,各用了多少根火柴棒,填在表格内。最终学生发现凡是3的倍数的数,所用的火柴棒根数都是3的倍数。从而,使学生在摆一摆、算一算、想一想的过程中掌握了新知。

为了使某些疑惑得以澄清。学完了“三角形的认识”,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由于学生刚刚认识三角形,所以,许多学生认为是正确的。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疑惑呢?这时,我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长度分别是2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等),分小组摆一摆、议一议,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哪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样,学生在操作中领悟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这个难点。

二、 学生动手操作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我们在平时听课中,不难发现这些现象:当教学环节进入学生操作时,教室里顿时热闹开了,教师也如释重负,仿佛到了自由活动时间;学生用于操作的时间也可多可少。总之,几分钟之后都能达到预设的效果。这样的过程实在不敢恭维。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课,内容是“梯形的面积计算”。在小组合作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分组操作,大约过了七八分钟,各小组分别汇报了本组得出的结论(共有五种不同的方法,图略)。然后,教者对这五种方法用多媒体分别作了演示,最后得出结论。我既佩服学生的大胆创新,又产生了一些疑惑。课后,我去问一名小组长,她的回答让我感到惊讶。原来,课前老师已悄悄做了分工。这样的操作有何意义?难怪有人说,现在上课也要打“假”。那么,学生的操作过程应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是具有思考性、探究性的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如果是依样画葫芦,照着课本“例行公事”或按着老师的旨意被动行事,那么,学生所经历的过程只是一个机械的、浅显的、无意义的过程。因此,操作活动要与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有一定的思考性、探究性。例如,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我出示了这样一道操作题:用一张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算一算它的体积。怎样制作使得体积较大?学生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 无盖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②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基本的步骤是什么?③ 在什么情况下无盖的长方体的体积最大?这样的操作,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不是旁观者,更不是指挥者,而应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探索、发现。教师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学会合作,合理分工,不能有“主角”和“配角”之分。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在小学课本里,许多法则、公式以及某些数学规律,往往只作了一般的陈述,省略了前人艰辛曲折的探索过程,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圆的周长计算”等等。学生在操作时,教师要及时引导,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得出结论,勉励他们向前辈学习,“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真正把“做数学”与育人结合起来。

三、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价值还应关注什么

学生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屡见不鲜,要想使其“升值”,我认为除了重视操作的内容、操作的过程外,还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准备好材料是前提。动手操作离不开必要的材料。针对不同内容尽量选择简单、方便又能达到较好效果的材料。并且,课前要做好检查,防止因某些同学准备不充分而浪费课上的时间。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是保证。学生动手操作时,因个性差异,肯定有快慢之分,教师应尽可能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发挥,有些操作还可由学生课后进行。如学完“比例应用题”,可让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海阔凭鱼跃”,只有这样,操作才能完成,创新也才有可能。

面向全体是根本。“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教师要走近学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最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消除少数“尖子生”包场的现象。

把握操作活动的“量”和“度”是关键。量,就是适量,学生操作不能认为越多越好,量要适中。度,就是适度,就是当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提升。

及时评价是重点。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但我们不能因为少数学生得出结果而“万事大吉”,而是要检查了解还有哪些学生没有完成好,原因是什么,若发现不正确的还要及时指正,以便课后更好地反思。

总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细心组织、耐心引导、诚心反思,学生就会“动”有所思、“动”有所得。只有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