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7
收藏
教学目标:
1、该部分包括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两项内容。回顾整理是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回顾。
2、通过回顾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引导学生说出想到了加减法的哪些知识,引起学生的思考。
3、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教科书、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你们学得不错。这节课老师准备领小朋友作一下回顾整理。相信你肯定能做得很好。
二、复习整理。
1、引导学生看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我们先来看蓝旗区: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我们也来做游戏好吗?
学生两人一组反复进行进位加法的练习。
3、黄旗区:他们在做什么?四位小朋友与老师在做抽读卡片游戏。由一位小朋友说得数,其他人抽取相应的算式卡片。请找出得数是11、1218的算式。
4、绿旗区:是找算是规律的练习。教学时要应加以扩展,扩大练习量和灵活性。
5、把减法算式按得数分组。每人一套算式卡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分组找规律记得数。
6、红旗区: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表,根据横着看第一行的书都是11,竖着看第一列都是9加几的提示,教会观察的方法。学习时,小组分工合作,按找规律、选卡片、填位置的程序进行。
7、紫旗区: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整理程序同红旗区。
三、拓展练习。
说一说,这节课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知识用到了加法?哪些知识用到了减法?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方差公式(4)
如何抓高中数学的基础呢?
八年级第一学期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最新数学小百科知识:公理化和形式化
(寒假乐园)初二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参考数学
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第一学期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十五个重要考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0×5=?》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2016年)
小学数学学不好的原因分析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4)
高二数学简单随机抽样知识点概括
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八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培养高中数学的创造性方法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0×5=?》教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2)
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半角公式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计算》教学设计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5)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精编初二下册数学《二次根式及其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平均数》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不等式的解法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平均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教学计划(上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