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收藏
对中考数学卷,压轴题是考生最怕的,以为它一定很难,不敢碰它。其实,对历年中考的压轴题作一番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也不是很难。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就能减轻做“压轴题”的心理压力,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
1、压轴题难度有约定:历年中考,压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题组成。第(1)题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第(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第(3)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近十年来,最后小题的得分率在0.3以下的情况,只是偶尔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各方关注。控制压轴题的难度已成为各届命题组的共识,“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略翘”已成为上海数学试卷设计的一大特色,以往上海卷的压轴题大多不偏不怪,得分率稳定在0.5与0.6之间,即考生的平均得分在7分或8分。由此可见,压轴题也并不可怕。
2、压轴题一般都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很多年来都是以函数和几何图形的综合作为主要方式,用到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和圆的有关知识。如果以为这是构造压轴题的唯一方式那就错了。方程与图形的综合的几何问题也是常见的综合方式,如去年中考的第25(3)题,就是根据已知的几何条件列出代数方程而得解的,这类问题在外省市近年的中考试卷中也不乏其例。动态几何问题中有一种新题型,如北京市去年的压轴题,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探究图形中某些不变的因素,它把操作、观察、探求、计算和证明融合在一起。在这类动态几何问题中,锐角三角比作为几何计算的一种工具,它的重要作用有可能在压轴题中初露头角。总之,压轴题有多种综合的方式,不要老是盯着某种方式,应对压轴题,决不能靠猜题、押题。
3、分析结构理清关系:解压轴题,要注意它的逻辑结构,搞清楚它的各个小题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还是“递进”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去年第25题的(1)、(2)、(3)三个小题是平列关系,它们分别以大题的已知为条件进行解题,(1)的结论与(2)的解题无关,(2)的结论与(3)的解题无关,整个大题由这三个小题“拼装”而成。
4、应对策略必须抓牢:学生害怕“压轴题”,恐怕与“题海战术”有关。中考前,盲目地多做难题是有害的。从外省市中考卷或从前几年各区模拟考卷中选题时,特别要留意它是否超出今年中考的考查范围。我认为压轴题的解题能力不能靠一时一日的“拔苗助长”而要靠日积月累的培养和训练。在总复习阶段,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放弃一些难题和大题,多做一些中档的变式题和小题,反而能使他们得益。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能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教给大家正确简单准确的答题,预祝大家中考顺利。
2013年八年级下册段考数学试卷
2012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12年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期末复习试题
2013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2013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周周测试题
2013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2012年初二数学上期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检测试题
2012秋期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检试卷
2013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周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两条直线平行训练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分式检测试卷及答案
2013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八年级上册数学7份期末试卷
2012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2013八年级期末统考数学试题
201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期末试题
2013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研试卷
八年级下册数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测试
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初二组)初赛试卷
2013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3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2013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201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学业检测试题
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2013八年级数学上期期末试题
2013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定分式的加减法(2)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