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学习目标:
1.经历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的过程,体会求二次函数表达式的思想方法;
2.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3、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学习难点:根据条件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叙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有哪几种形式?
2、叙述抛物线y=ax2 y=ax2+bx+c、y=a(x-h)2+k 的对称轴与顶点坐标。
3、我们在确定一次函数 的关系式时,通常需要 个独立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 的关系式时,通常只需要 个条件:如果要确定二次函数 的关系式,又需要 个条件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二、探究活动
(一)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某建筑物采用薄壳型屋顶,屋顶的横截面形状为一段抛物线。他的拱宽AB为6m,拱高CO为0.9m.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这段抛物线所对应的二次函数表达式
(二)师生探究 合作交流
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0,2)、B(1,0)、C(-2,3),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
(师生共同探讨用待定系数法求表达式的方法)
例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6),且该图象经过(2,3)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说明用顶点式的必要性)
(三)练一练
1、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3,0)(5,0) 且与y轴交于点(0,-3)
(2)已知图象顶点在原点,且图象过点(2,8)
(3)已知图象顶点坐标是(-1,-2),且图象过点(1,10)
三.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2.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须改进的地方?
3.预习时的疑问解决了吗?
四.自我测试
1.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1,0)、(2,0),且经过点(1,2)
求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1,0)与(2,5)两点.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已知抛物线经过点(-1,-1)(0,-2)(1,1)
(1)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指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 这个函数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这个值是多少?
查字典数学网
三年级口算练习题《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
三年级口算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2014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
小学生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2014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2)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2014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1)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苏教版2014三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
小学生三年级口算题卡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上册测试卷2014年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3)
2014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模拟试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1)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模拟试题西师大版
三年级口算练习:三位数相加法
2014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试卷2014年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试卷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上册测试卷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2014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上册试卷西师大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1)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1)
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