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他们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连加、连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口算:20+50= 3+2+4=
10+80= 8-5-2=
70-30= 4+1+3=
90-30= 10-3-6=
30+70= 8-6-2=
师:你们在做连加、连减题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做的?(从左到右)如果题目中的数变大了,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的连加.板书:30+20+40=
(1)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0、20和40这三部分合并起来)
问:你会算吗?
学生自己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谁和他想得不一样?
(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0等于90.)
(想:3加2加4等于几,就是几十.)
2、教学例2的连减.板书:80-50-20=
(1)师:这道连减的题目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从80里面去掉50这部分,再去掉20那部分或从80里面去掉50和20这两部分)
问:怎么算?(学生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80减50等于30,再算30减20等于10.)
(想:8减5再减2等于几,就是几十)
3、比较:整十数的连加、连减与10以内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各组进行汇报.
(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到右,不同的是计数单位,10以内的连加、连减是以“一”为单位的,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是以“十”为单位的.)
三、巩固练习
1、对比练习
口算:2+5+1= 9-4-3= 1+3+4= 8-2-6=
20+50+10= 90-40-30= 10+30+40= 80-20-60=
请一位女生代表做第1行,一位男生代表做第2行,女生和男生交错进行,其他同学做裁判.
问男生代表: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因为每组题相加减的数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第2行不用算,根据女生算的结果推想一下就可以了.)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50页的第4题.
3、应用问题
(1)有50个花生,大猴吃掉30个,小猴吃掉10,还剩多少个?
师:请你帮小猴算一算.
订正:你是怎样算的?
(2)同学们前年栽了30棵树,去年栽的和前年同样多,今年又栽了50棵,三年一共栽了多少棵?
师:你会解答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订正:你是怎样想的?
4、出示图片“填一填”
把10、20、30、40、50填在圆圈里,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汇报.
以人为本 爱心浇灌 ——四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之我见
高一年级数学三角函数求导填空题及解析
2017中考数学复习:圆的证明歌
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答题模板
2017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圆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比赛积分问题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综合测试卷
2017中考数学复习:特殊三角函数值记忆
2016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练习题
【答题技巧】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巧去括号
2017年中考数学整式的运算知识点:同类项
2016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必备)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单调性同步练习
大神指导三角函数学好的方法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同步练习
2017小升初数学综合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及其表示专练
2017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对称图形
2017年高考数学想要考高分的看过来
2017年初三数学整式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命题的四种形式练习题
2017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2017小升初数学综合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2017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三角形
2017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四边形
2017小升初数学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口诀
系统化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课
2016中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复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