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教学分析:
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有理数的乘法是小学所学乘法运算的延续,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基础上所学习的,所以应注意到各种法则间的必然联系,在本节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在学习中应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知识基础:
其一:小学所学过的乘法运算方法;
其二:有关在加法运算中结果的确定方法与步骤。
2、知识形成:
(引例)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
情形1:小虫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
列 式:
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东方6米处
拓展: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情形2:小虫向西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
列式:
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西方6米处
发现:当我们把 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
同理,如果我们把 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
概括: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3、设疑:
如果我们把 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
反数-2时,所得的积又会有什么变化?
当然,当其中的一个因数为0时,所得的积还是等于0。
综合: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例:计算:
(1) (2)
三、巩固训练:
P52.1、2、3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从实际情形入手,对多种情形进行分析,从一般中找到规律,从而得到有关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在运算中应强调注意如何正确得到积的结果。
五、家庭作业:
P57.1、2,3
六、每日预题:
1、小学多学过哪些乘法的运算律?
2、在对有理数的简便运算中,一般应考虑到哪些可能的情况?
苏教版数学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PPT课件之三
苏教版数学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PPT课件
《面积是多少》(苏教版五年级上)
苏教版数学五上《找规律》PPT课件之三
苏教版数学五上《梯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一
苏教版数学五上《找规律》PPT课件之六
苏教版数学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之六
苏教版数学五上《把一个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五
苏教版数学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PPT课件之一
苏教版数学五上《面积是多少》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PPT课件
《小数的意义及大小比较练习》(苏教版五年级上)
苏教版数学五上《找规律》PPT课件之四
《小数的意义》(苏教版五年级上)
《负数的练习》(苏教版五年级上)
苏教版数学五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二
《1.1认识负数》(苏教版五年级上)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整理和复习》(苏教版五年级上)
苏教版数学五上《找规律》PPT课件之一
苏教版数学五上《找规律》PPT课件之五
苏教版数学五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三
里庄中心小学苏教版五上《复式统计表》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比较小数的大小》PPT课件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苏教版五年级上)
《求小数的近似数》(苏教版五年级上)
苏教版数学五上《认数负数》(二)PPT课件
马台街小学苏教版五上《百分数的应用》PPT课件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苏教版五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