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0
收藏
常听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一堂数学课下来,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检测,我们就能够发现多少学生掌握了新知,多少学生没掌握,还有多少学生半懂不懂,而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培优补差。那么语文呢?我们现在讲大语文观,把一堂语文课与学生的情知意行联系起来,与学生的人生规划联系起来,与社会的文化、风俗,与文明素养联系起来,等等不一,语文课承载的内容太多太多了。在这么庞杂的体系中,语文教师常常不知所从,迷失了自己。
确立教学目标似乎是教学参考书的事,这恐怕是大多数教师的想法。很少有教师为确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费神,大家一般都是拿来教学参考书照抄一气罢了,而鲜有自己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制订的。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如一艘在大海中行驶的船儿的目的地一样,试想如果船儿没有航行的目标那怎么会知道驶向何方呢?那只有随波逐流了,很像漫无目的、随波逐流的船儿。
我想“有效的教学”首先是要有要求明确、定位准确的教学目标。那怎样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要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制订。研读教材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先自己多读几遍,像要求孩子们做的那样,圈圈、划划、想想,然后再看看教学参考书,补充深化自己的认识,遇到与教参不同的理解时更要反复研读或与同侪共商,效果会很不错的。同时应该把《课程标准》作为一本案头书,在教学中时时翻看,特别是在自己拿不准的时候更应该看看。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源于自己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怎样,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更是灵魂,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充分重视目标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巨大作用。
2、 要注意目标的明确、清晰、具体。应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教师本身、教学文本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是合理、准确和有效的。
3、目标的设定要有所选择。教学目标除了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年段的要求,具体、可操作以外,还要根据每一篇课文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每一篇课文要有所侧重。训练扎实,一课一得,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教学目标是对学科总体目标的诠释,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切忌泛泛而谈、好高骛远。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例如,语文课标中提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但我们绝不能把它当成一张美丽的标签,贴在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里,因为它是一个一般性的总体目标,是由一系列具体行为目标构成的,在一节课内是无法达到的。因此,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一旦确立了明确到了具体到人的、能够当堂操作的课时教学目标,那么,那么为了达到目标,系列策略,自然就会应运而生。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自由的天空,才是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数学美在高职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教师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如何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
老师读书心得 读《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有感
六年级数学老师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一个数学老师的读书分享
数学高考复习重在“调”和“理”
《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
下学期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公开课《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2018年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汇总
优质课]《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学设计
评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活动课
《面积和面积单位练习课》教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老师2017—2018下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教研小论文 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简析
三年级下册《有趣的推理》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成长感悟 让新教师在读书中成长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听课反思
备课笔记 一次生动的集体备课
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故事 我的三年“一年级教学”之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大复习——《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让数学学习更好玩——研修报告
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说课稿
教学随笔 浅思“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小问题
培训反思 数学魔术带给我的思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教学案例 浅谈读懂学生的错误——乘法竖式运算案例分析
教学心得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