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20 恐龙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及生活环境,增加对恐龙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想象来表现恐龙。
3、培养关注、热爱、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各种恐龙的特征来表现恐龙。
教学难点:对恐龙外形和动态的概括、表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质疑,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2)恐龙以吃什么为生?(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
二、初读指导
1.检查预习。
2.出示生字词:漫游 轻型 神秘 锋利 消失庞然大物 望而生畏 展翅高飞
3.指名读,竞赛读,学生教读。
4.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5.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6.出示生字,指名读,说说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7.师标示出易错处,重点指导恐、漫、梁、戚等字。
8.用钢笔描红。
9.齐读生字词。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三、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说说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2.交流,师总结:(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3)介绍恐龙的亲戚。(4)介绍恐龙吃什么。(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3.试着分段。
4.交流:(1)、(2-5)、(6)
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进一步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性质以及比的应用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教案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六课时 大树有多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比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课时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于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的思考及学生常见错误分析与对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比”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比”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案例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比”教学设计思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由一道习题引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单元评价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课时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课时 整理与练习(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