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收获,一路反思 ——旁听小学数学青年中心组第四次活动有感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一路收获,一路反思 ...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一路收获,...

一路收获,一路反思 ——旁听小学数学青年中心组第四次活动有感

2019-11-22 收藏

波斯纳曾说过:“成长=经验+反思”,而我们就是在对课例一次次的展示研讨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在10月17日,我们《分一分(一)》小组相聚金桥小学,进行了集体备课讨论和试讲研讨。在本次试课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1、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积极度不高;2、同样的课时内容在本堂课上显得教学时间有些紧张;3、教师问题的指向性不强,造成了学生的重复作业。通过课后激烈的讨论虽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对学生的前测就又一次的提上了议程。

实际上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有的前辈在感慨:其他学校的学生实在是太好了,在课堂上学生每次回答都非常好,不会出现“意外”的情况。真的是不深入了解就不清楚啊,通过我随机访谈的10位三年级的学生我才明白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尤其是本次试课的班级学生接收程度和能力不强时,我也会有这相同的感慨。当教师精心准备的一堂课面对的是高起点的学生,教师又缺乏引导能力,这堂课就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复习课。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才能有针对性的、有层次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青年中心组第四次活动我们于10月23日相聚在了纬一路小学,开始了组内的第三次集中展示。

下午2点40分,由许娟娟老师为我们带了第一课《长方体的认识》。课堂一开始,许老师饱满的精神、挺拔的身姿,亲切的语言一下就吸引到我,让我也期待着这节课堂将有什么样的收获。此时,我才理解虞老师为什么每次都要向大家强调着装的问题。良好的仪容仪表,不仅可以给学生良好的外在感受,也可以使学生心理更加舒适,以更积极的状态开始一节课的学习。

许老师在基于上节课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做到了面消失,棱虚化,留下点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时可以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入手”,并通过逐步的引导由学生说出从探究面的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棱的条数、长度,顶点的个数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这个过程由学生自己发现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在“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这个环节中刚开始时教师的引导方式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去掉一条棱后这个物体还是长方体吗?二条呢?请你闭上眼想一想。”进行了一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将长方体的长、宽、高啊!王珏老师在点评时给出了自己的经验:给学生制作材料,制作完成后回忆过程,思考“制作长方体至少需要知道几条棱的长度?”动手制作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直观感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第二节课是由白可一老师执教的《分一分(一)》,对比试课的情况,本次授课白老师在对学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有针对性的对环节做出了相对的调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折纸环节: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2次,平均分成了4份,在涂色上也出现了新的问题:1、当涂了2份出现的2/4有学生说不对,认为是1/2;2、涂出了3份有学生认为是3/2。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成性问题,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但是白老师没有抓住这个亮点,没有做好对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虞老师点评时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忽略了“分数单位”,导致学生不理解,没能正确的找到1/2,造成了认知偏差。王老师也曾提出关于“分数单位”的疑问,“分数单位”在之前的教材里是没有,是在进行第四次改编时在五年级加入了这一课。我们对教材的解读还是要继续加强,而如何润物细无声的向学生渗透“分数单位”的概念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青年中心组的教研活动已扎根在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里,它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似明灯,指引方向,在它的滋润、照耀下,作为“小白”的我将会更快的度过“新手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