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让学习真正发生——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解读与实施》体会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读书随笔《让学习真正发...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让学习真正发生——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解读与实施》体会

2017-08-01 收藏

今天,我继续阅读《让学习真正发生——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解读与实施》一书第一章——解读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体会三:任务驱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的线性和平板,让教学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整体感和艺术感。

如果你初次学习打棒球,你是愿意听无数个关于棒球比赛的知识讲座或是进行反复的分解练习,还是愿意和小伙伴在棒球游戏中学习棒球?相信选择后者的居多。哈佛大学戴维·珀金斯教授以自己学打棒球的经历倡导教师让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时就接触全局,这样学生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并乐于迎接一路遇到的挑战。

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学生会在行为或心理上表现出非参与状态,他们之所以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是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仍存在上述“第一种学习棒球的方式”,这主要表现为“了解病”和“要素症”。所谓“了解病”是指大量了解有关知识,而不是直接学习如何去做;“要素症”指的是周复一周甚至年复一年地专注于学习要素,却很少学习和实践有关全局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思维往往呈点状化、割裂化的现象,这样的碎片化思维表现在数学教学中则是对学科教学内容无系统的把握,学生只看到局部,知识、目标以散点状呈现,没有整体的系列。在“教”与“学”双方决定或被决定的关系间纠缠,忽略教学的相互关联且共时性的特点。

要治疗这种“要素症”和“了解病”,教学迫切需要一种立体式全息视域下的思维来突围。这种思维将教学元素的全部潜态、显态信息,置身于整体视野下,用知识结构、系统思考等潜态方式,使时间、空间、物质、能量这些显态信息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以立体的思维客观反映事物在空间的特殊运动状态及其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具有挑战性的游泳任务中学会关于游泳的知识,这也就是任务驱动式教学对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设计了一个个环节,为学生的进步设置了一个个目标,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学生往往看不到知识的全局,也无法发挥自己的全能。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我们应该采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一进门就有全局观念:首先思考“该往哪里走”,明确方向之后才去思考“该怎么走”。哈佛大学教授蕾·兰德和简·迈耶提出了一个“门槛”概念,即一种能一上来就辨明方向,并能直接进入全局实践的学习体验。任务驱动式教学就能让学生产生这种“门槛体验”,即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由此,学生便可以获得一种有意义的激励,从而助推自身的学习。在教学中确立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教学就不会变成一系列活动或任务的简单堆砌,学生就能把有趣的学习经历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在文学作品中,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任务驱动式教学的“门槛体验”能让课堂具有整体感,而其常常采用的“倒叙”手法让课堂具有艺术感,例如把课尾练习阶段的知识应用设计成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真实任务放置在课首导入环节,以此驱动学生的新知学习。这样教学的“倒叙”,更容易获得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这里的“胜”,一是可以理解为把学生引向知识的“胜景”,使之体会到知识的价值,二是可以理解为把学生引向学习的“胜利”,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于是,任务驱动式教学往往是前后呼应的,任务既是教学的起点,通过情景、目标、活动等内容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任务又是教学的终点,通过结果、意义、评价等内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结构能让学生感到是“圆满”的,这样的教学结果也能让学生感到是“满意”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