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四边形分类是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的基础。在本课时的设计上,既重视知识本身的构建,又重视课堂结构的构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通过“分一分”“想一想”“填一填”“画一画”“拼一拼”“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其特征,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学习数学既是一个主动探究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共享、相互启发的过程。本课时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创设了多次合作、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学习兴趣盎然,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不同类型的四边形图片 剪刀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下面一组图形。
师: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是一组四边形)
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四边形的特征给它们分分类。(板书课题:四边形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指认学过的四边形,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分类探究
1.简单四边形分类。
(1)让学生说说如何将上面的6个图形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①学生分类后交流、汇报分类过程和结果。
这些图形可以分成两类:①③⑤为一类,它们都有两组互相平行的边;②④⑥为一类,它们都只有一组互相平行的边。
②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明确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请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哪些。
学生分别指认6个图形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复杂四边形分类。
(1)在上图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四边形⑦和⑧。(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们能把这些图形分类吗?
(2)自主探究,尝试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把上面的8个图形分类。
(3)汇报、展示分类的结果。
分类完成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分类结果。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没有平行的边:
(4)为什么这样分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汇报是根据四边形的对边是否互相平行和有几组对边互相平行进行分类的。
师: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学生汇报分别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师小结:通过观察、比较,根据边的特点,可以把四边形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任意四边形。
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合理存款》试题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能力调研试题
精选数学趣味游戏之有趣的算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上册《观察的范围》同步练习
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建议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乘法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6和7》上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建议
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期中试题2016
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建议
苏教版《了解千米》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建议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奇妙的剪纸》实践活动设计
苏教版数学《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设计二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同步练习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苏教版《美丽的花边》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六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设计
2016高二数学集合与简单逻辑期中易错知识点
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2016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建议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教案教学设计顶
三年级下册《面积》教学建议
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三数学期中考试卷2016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