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有一道经过化装的减法算式,其中有三个不同数字带着各自的假面具□、△和○:
请问,带圆形面具○的数字是多少呢?
在上面的式子里,前两行中,方面具□和三角面具△互相交换场地。这样得到的差想必有些特殊的性质。仔细看看这个差:
□△-△□=(□10+△)-(△10+□)
=□9-△9
=(□-△)9。
从上式右端看出,差一定是9的倍数。就是说,
○4=9的倍数。
一个数是9的倍数,它的各位数字的和也是9的倍数。所以
○+4=9的倍数。
因此
○=5。
这样就得到,带着圆形面具○的数字一定是5。
上面这种想法是从整体考虑的。原题只对圆面具有兴趣,这样的解法最简单,走了一条捷径。
如果想知道所有面具下的数字,也不困难。这时可以改从局部考虑,讨论得更细一点。
因为被减数比减数大,所以从十位得到
□>△。
这样在个位相减时,从△减去□不够减,要向十位借,所以从个位得到
(10+△)-□=4。
变形,得到
□=△+6。
所以方面具□和三角面具△下的数字共有三种可能:
□=7,△=1;
□=8,△=2;
□=9,△=3。
对应的算式分别是
71-17=54;
82-28=54;
93-39=54。
在每种情形中,圆面具○下面的数字都是5。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反思
由“7+30=73”引发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用计算器计算》
二年级数学《比较三位数的大小》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替代现象、分析及对策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教学片段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北师大)
小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应用题》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的教学设计
《找规律》引入环节的教学反思
有效操作活动的两点思考
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三个方面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若干问题的思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想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创设最佳的学习心境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小学《乘法运算律》教学反思
如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