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位置(二)》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位置(二)》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执教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由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确定位置知识的拓展或者重新建构,有效的方法是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教学中在学生描述一列队伍中人物位置的基础上,让学生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制造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2、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有具体形象的图片到半抽象的点子图,最后到方格图,引导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经历了一个把生活中位置的确定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的过程,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巩固练习时,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方向和数对的知识绘制平面图,不仅是对数对知识的巩固,而且是对以前所学方位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方法。
二(上)1.1 统一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五、观察物体
二(上)1.3 认识米 用米量
二年数学上:《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稿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实录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实录精品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集体备课认识厘米和用尺子量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精彩实录教案及反思
六、表内乘法(二)1、7的乘法口诀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统一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统一长度单位》课堂实录
二年数学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介绍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数学上:长度单位——认识线段教案
二(上)1.4 认识线段
二(上)1.2认识厘米和用尺子量
二(上)1.4认识线段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1、《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六、表内乘法(二)2、8的乘法口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之教材分析
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二年数学上:《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