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9的教学内容。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有下:
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
2.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3.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推理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预案:
一、活动中认识0──认识0的含义
1.排排队──复习数的顺序。
师:数学王国有几位小客人参观我们教室。同学们认识他们吗?
手拿1~5这五个数字的五个小客人作自我介绍:我是数字1,我是数字2,
学生帮他们排排队。(从小到大或从大都小由自己判断发表意见。)
2.找朋友──认识0的含义之一:0表示一个也没有。
A、<CAI课件>电脑显示图画:5个月饼、4颗小红星、3只小鸟、2个桃、1只猴
这几副图画也想和几位数字客人作朋友,每副图只有一个朋友。谁是他们的朋友呢?
各个数字站到对应的图画的位置,并用完整的话说出作朋友的理由:图上有5个月饼,就用数字5表示
B、小猴吃桃<CAI演示小猴吃桃动画>
师:当小猴遇上2个桃,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猴把2个桃都吃了后,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哪个数字表示?(用0表示)
板书课题:0的认识
小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都是数字,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3.猜硬币──多角度感知0表示没有。
教师手拿装有硬币的盒子,摇动发出声响,学生猜有几个,用哪个数字表示。
第一次装1个,用1表示。
第二次1个也不装,就是什么也没有,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板书课题:0的认识
小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一样也是数字。
4.举出我们身边可以用0表示的事例。
5.书写0。
A、说说0长什么样子(像鸡蛋,像月亮,像月饼,圆圆的,又长长的)。
B、教师示范写0,学生跟随书空写0,说说注意事项。
C、闭眼想象0的样子和写法,并在数字方格中描红和写0。
D、实物投影仪展览学生写的0,集体评价。
6.直尺上的0──认识0的另一含义:0表示起点。
A、0该排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B、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排序?
<CAI出示直尺图>
学生观察直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找出0的位置,说说0在直尺上的含义。(表示起点)
C、说说生活中还在哪里见到0(天平、温度计等)
二、情景中体验0──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0的作用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将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会更有趣。
板书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
2.同数相减等于0。
A、<CAI演示小猴吃2个桃子的动画>
你看到了什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有几个桃子?用哪个数字表示?用算式怎么表示?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2-2=0
B、<CAI演示小鸟飞走动画>
提一个问题后,说出算式。
板书:3-3=0
C、还能说出几个得数是0的例子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并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4-4=0 5-5=01-1=0 0-0=0
D、观察以上算式,有什么发现?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3.有关0的加法
A、<CAI>荷叶上有3只青蛙,又跳上来1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
学生说算式:3+1=4
B、<CAI>荷叶上有4只青蛙,又漂来一片荷叶。
学生提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学生说算式:4+0=4
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列式。
C、<CAI>水面上有一片荷叶,又漂一片荷叶,上面有4只青蛙。
学生提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学生说算式:0+4=4
D、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5+0=5 3+0=3 2+0=2 1+0=1 0+0=0
0+5=5 0+3=3 0+2=2 0+1=1
E、观察这样些算式,有什么发现?
(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
0加上一个数,还等于这个数。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4.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
A、请教大家:5-0=?
同桌讨论交流,请一个学生说出得数,并说明理由,全班评价。
B、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列举,说算式,教师板书:
4-0=4 3-0=3 2-0=2 1-0=1 0-0=0
C、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
三、学习后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归纳小结: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
四、练习中应用
口算有关0的加减法。
A、视算:<CAI>出示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式,学生抢答;
B、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口答得数;
C、学生作小老师,说几道关于0的题目,其余学生口答,判断评价。
精编初二数学下学期《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识点整理
高中2014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016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立体几何(理)
2014年高中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答案
2014年重庆一中高二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高考数学函数图像专练精选
宁波市2014年高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数学上册文科期末试卷2014
鹰潭市高中高二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年高中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解析
高考数学复习七大知识点总结
2014年高中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精编初三下学期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高考数学题型之导数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第四册数学期末测试题答案解析
2016-2014宁波市高中高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答案
初一下册数学第七章测试题:平面直角坐标系
2014年高二下册理科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4年宁波市高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重庆开县实验中学2014级高二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答案
上海交大附中高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答案
高考数学函数专题习题集2016
2016届高考数学函数大题专题练习
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及答题技巧2016
高二数学理科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014
2016年高考数学失分细节解析
高考数学试题解题技巧精讲
高中2014年高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分析
沪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第25章同步练习:圆周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