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 张鼎言
3. 已知双曲线x2-y2=2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点F2的动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A,B两点。
(Ⅰ)若动点M满足-=-+-+-(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点M的轨迹方程;
(Ⅱ)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C,使-■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1,a2=b2=2→c=2
F1(-2,0). F2(2,0).A(x1,y1).B(x2,y2),M(x,y)
-=(x+2,y),-=(x1+2,y1),
-=(x2+2,y2),-=(2,0)
x+2=x1+2+x2+2+2=x1+x2+6
x1+x2=x-4
y1+y2=y
若A(x1,y1).B(x2,y2)在---=1上,有---=1,---=1用(四)第四题方法,两式相减-=-而(-,-)恰是AB中点,当AB与x轴不垂直时,-恰是AB直线的斜率。
设N为AB中点,N(-,-),又kAB=kNF2■=-(*)
当AB与x轴不垂直时,
-=-=-
把中点N坐标,及kNF2代入(*)式,得出(x-6)2-y2=4。
当AB⊥x轴:x1=x2=2,y1=-y2,
∴x=8,y=0
同样满足(x-6)2-y2=4
分析(2)假设存在C(m,0),
-g-=(x1-m)(x2-m)+y1y2
=x1x2-m(x1+x2)+m2+y1y2
A(x1,y1).B(x2,y2)为双曲线与直线y=k(x-2)两交点,m为所求参数.
此时(1)所述方法不适用,理由是出现了x1gx2,y1y2,这是(1)中方法不能实现的,转为过F2的直线方程y=k(x-2)与二次曲线联立(设k存在)
-
→(1-k2)x2+4k2x-(4k2+2)=0
1-k2≠0,反之,k≠±1,过F2的直线与渐近线平行,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x1+x2=-,x1x2=-,
-g-=(1+k2)x1x2-(2k2+m)(x1+x2)+4k2+m2
=-+m2
若C(m,0)为定点,-g-的解析式应消去k,这是推导的目标。
新数学课程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条件与策略
谈数学应用意识的强化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追求人文价值的必要性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新课程条件下的听课评课
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规律
数学课堂管理与教学的优化
“发展”才是硬道理
课改盘点
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进退之道”
谈谈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与思考
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热爱数学课堂
培养尖子生的五大绝招
如何认识数学教学
数学的本质与其对数学教学的意义
浅谈数学教学中“读书”的思考
新时期教师的自我完善
帮助“中等生”走出“描红”的困境
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开展和谐教育 发展数学能力
关于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之我见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
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拓宽视野
悟情境创设三步曲及教学功
如何上好数学课
“超预期思路”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价值透视
教师有效教学的三重功
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教学原则
用好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