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用好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用好教材促...

用好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5-12-09 收藏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较弱,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有的展示。因此,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而如何去掌握知识,越来越引起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我们的数学课堂应更多的去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我想学”

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求知欲往往是从“?”开始的,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从而使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先让同学看阅读材料“2=3?”,由“2x+3=3x+2”变形成“2(x-2)=3(x-1)”后,结果却成了“2=3”!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同学们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就主动去查阅、学习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再如,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瓷砖铺设的地面,启发学生动手实验并思考,为什么不规则的四边形可以铺满地面不留空隙,反而规则的正五边形、正八边形却做不到?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经过反复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之后茅塞顿开。他们在此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有关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慢慢养成了善于观察生活、尝试抽象出数学问题并探究解决的好习惯。真正实现了其内在动机的状态由“要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

二、设计有探究意义的数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我能学”

现代教育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性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压制这种良好的愿望,滋养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节时,我尝试着不讲,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教材的指导下,经历了回忆——观察——概括——应用的过程,效果很好。还有的学生将其“独到的见解”“传授”给大家。这就是“发现学习”了!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独立探索的成果,更加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实现了其自我意识由“我怕学”到“我能学”的转变。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利用和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我善学”

计算机和互联网蕴涵了无穷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去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乐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实现其学习活动由“跟师学”到“我善学”的转变。例如“巧算平均数”,学生A通过把数据都减去170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结果,学生B则用计算器很快算出来,学生C将数据输入MicrosoftOffice的EXCEL表格中,通过求和工具“∑”和除法算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学生D则直接运用EXCEL的均值函数AVERAGE()一次性出结果,同学们无不惊叹EXCEL的神奇,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稍加指点,他们很快便掌握了求和SUM()、求余MOD()、求整INT()、四舍五入ROUND()、最大值MAX()、最小值MIN()等EXCEL函数的应用,通过摸索、实践,学会了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处理方式和科学记数法、百分比等数据表示方式,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从此从繁琐的数据和运算中解脱出来去探索更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四、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我选学”

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它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忽视个体差异,现代学习方式更为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把握《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我尽量把问题设计成有一定的弹性的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且每个学生都能对其中的一些问题给出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例如:学习勾股定理时,提出如下问题:你能用几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再如:学习完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后,我向大家展示了这样一道题: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对边中点的连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小正方形,在同样分下去,分三次所得的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各是多少?分四次呢?分十次呢?

我鼓励学生把问题再进一步推广到一般:分n次呢?

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关注了全体学生,又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符合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五、开展调查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合作学”

为了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明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了一些合作探索活动。如: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对不同人群丢弃废电池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有关数据的收集。当他们把各自收集来的信息汇总并计算分析后,做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结论报告。这种走出课堂、分工合作的学习形式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各守其阵、闭门造车的学习形式,加上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交互作用,整个过程已成为一个远不只是认知的过程,它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在分工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感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增强了交流、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这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这种学习形式的转变意义深远,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全面、和谐地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如果完全依赖教材,无异于换汤不换药,难以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只有在转变了教育价值观的前提下,对教材的使用加以发挥创造,才能使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愿以我们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