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收藏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自然科学的各研究领域都进入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畴,这就更加需要数学。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位似变换家庭作业,帮助大家学好英语。
初三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位似变换家庭作业
1.如图, △ABC∽△DEF,则△ABC与△DEF是以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若 ,则△ABC与△DEF的相似比是 .
2.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 B C D E 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 .若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17cm ,周长为20 cm,那么五边形A B C D E 的面积为________cm ,周长为________cm.
3.如图,A B ∥AB,B C ∥BC,且OA ∶A A=4∶3,则△ABC与________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________;△OAB与________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________.
4.如3题图,A ,B ,C 分别是OA,OB,OC的中点,则△ABC与△A B C 相似,△ABC与△A B C 位似(填“一定”或“不一定”) .
5.如图,点P是DA,FC,EB的交点,则△ABC与△DEF 是位似图形(填“一定”或“不一定”).
6.如图,点E,F分别是□ABCD边AB和CD边延长线上的点,连结EF交AD,BC于点H,G,写出图中的位似图形 .
7.已知点A(-2,4),点B(-4,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把线段AB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坐标为 ,点B的对应点坐标为 .
8. △ABC和△A B C 关于原点位似,且点A(-3,4),它的对应点A (6, -8),则△ABC与△A B C 的相似比是 .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位似变换家庭作业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6、7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网络教室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教案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9连加、连减》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10的加减法》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4分与合》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6、7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4用数学》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左、右》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8、7、6加几》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解决问题》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2、11~20各数的写法》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设计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2比多少》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学案《1上、下、前、后》教学设计及板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学案《1~5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学案《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学案《3第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学案《5加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学案《10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学案《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1~5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学案《3十加几、十几加几(不进位)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