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9
收藏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5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确定位置中角度的测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探索确定位置的两个要素
1、情景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吗?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四川省汶川发生了大地震,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通讯中断,生灵涂炭
2、初步探索确定位置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出示某搜救队基地监控中心显示的雷达屏幕。以基地所在的位置为中心,相邻两圈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
出示A点,生描述A点在基地的位置
小结:只有说清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A点的位置。
3、小结揭题
有了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位置。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4、练习
学生描述B点和C点的位置
二、在简单情形中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1、认识北偏东
(1)引出北偏东
出示D点,让学生判断是否还在正北方向?从而得出北偏东这个方向。
(2)统一南北为基准
出示3个点,学生判断方向。
引发争论,听资料介绍,确定以南北方向为基准
2、认识其他三个方向:北偏西、南偏西、南偏东
3、精确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
(1)出示E点和F点,比较不同,引出角度。
质问:距离一样吗?方向也完全一样?通过比较,得出角度不同
(2)用方向和距离精确描述点的位置
精确描述E点和F点在基地的位置
4、训练位置的描述
三、在一般情形下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在一般情形下描述物体的位置
出示K点,学生描述位置
2、示错,选择正确的角度
引发学生争论,强调以南北方向为基准
3、练习
4、先测量再描述。
(1)设疑
这个点没有数据了,你还能确定它的位置吗?独立尝试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突出测量的难点角度的测量
小结:看来要确定一个位置,量角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首先要确定量哪个角,然后把量角器的中心与中心点对齐,0刻度线与南北方向对齐。
(4)练一练
完成练习纸上的第2题。(电脑出示)
四、全课总结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单元分析》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计算》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二)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整理复习(1)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数乘以分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练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位置单元分析》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和整数相乘》
六年级数学教案——简算及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成正反比例的比较教案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单元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轴对称图形》
六年级数学教案——《利息》教学1
六年期数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应用题(1)》
六年级数学教案——《纳税》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以分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归总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复习(2)》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单元分析》
六年级数学教案——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六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