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6
收藏
2016中考数学考点总结介绍了点 、线 、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016中考数学考点总结:点 、线 、角
一 、 线
1、直线 2、射线 3、线段
二、角
1、角的两种定义:一种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另一种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2.角的平分线
3、角的度量:度量角的大小,可用“度”作为度量单位。把一个圆周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叫做一度的角。1度=60分;1分=60秒。
4. 角的分类:(1)锐角 (2)直角 (3)钝角 (4)平角 (5)周角
5. 相关的角:
(1)对顶角 (2)互为补角 (3)互为余角
6、邻补角:有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做互为邻补角。
注意: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而互为邻补角则要求两个角有特殊的位置关系。
7、角的性质
(1)对顶角相等 (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三、相交线
1、斜线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垂线,垂足
4、垂线的性质
(l)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垂直。
(2)垂线段最短。
四、距离
1、两点的距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两条直线平行,从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向另一条直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五、平行线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说明:也可以说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平行,这实际上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说明: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用判定公理(或定理)在已知条件中有两条直线平行时,则应用性质定理。
4、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_________________.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2016中考数学考点总结,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初中数学《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
初中数学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案
初中数学乘法公式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初中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初中数学从面积到乘法公式教案
初中数学幂的运算教案
初中数学《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
初中数学代数式的值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初中数学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
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教案
初中数学用平面截几何体教案
初中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教案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
初中数学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教案
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案
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教案
初中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边》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初中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初中数学估算的应用与调整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初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