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收藏
《小树有多少棵》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课,是关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中,我采用了 归纳法,练习法,主要是考虑到部分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本班学生学习能力相差较大,优者优,劣者劣,是很明显的差别。像320这种题目的得数,他们不用考虑,就可以直接说出答案。但是,至少有1/3的学生会不清楚,这是本班学生的学情。
课上,从导入开始, 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高,(从购整捆的铅笔导入),为本节新课小树有多少棵作了铺垫。当从主题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 学习的兴趣高。在授新课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分组交流等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对迁移 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向。衍晟、嘉豪、晓茵等相对接受能力较不好的学生也能根据复习的内容顺势迁移到本课学习中。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每捆20棵树,3捆就要把3个20相加即20+20+20
可以把320,就是3捆小树合起来的总数
就是把20+20+20,等于60(棵)
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谈论自己的想法。尽管不那么完整,我都给予肯定。当提出4捆小树、5捆小树时,孩子们也就明白该怎么样做更好了。
要求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是迁移的目的,也是孩子必须掌握的很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练习中,有出现32 302 3002这类题目,再让学生计算完观察,然后发现问题。大部分学生只会说积每一次多一个0这样的话,对于乘数和积之间的关系表达不那么顺畅,但是在交流中发现孩子还是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的,知道当乘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时,积也跟着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在今后的学习中, 我会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角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二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第六单元统计《纵向复式条形图》教案(2课时)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综合练习
《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教案
《口算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
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
《口算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
《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大数的改写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亿以上的数的读法》教案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练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教学设计
《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试商方法的灵活运用》教案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练习课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的练习
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