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加减混合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么我就重要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上下车问题是典型的加减混合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许根据这一问题创设情境作为新课导入并展开更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例1时,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呈现了动态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对画面中先下车后上车的变化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变化过程抽象出加减混合算式。得出算式后不急于计算,让学生对照画面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加减混合算式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说说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意义,从而更加深刻了解图意。
但是,我觉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识图及语言表达能力有点困难,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这也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和分解》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老师三角形的面积课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需要熟记熟背的复习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教孩子《数的分成》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练习课》优秀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优秀教案三课时
小学数学教研文章 关于数据指导教学的一点思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克与千克》课堂实录
是什么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课堂走向 ——小学数学听课有感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知识点及练习题
2108-2019学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秋季教学反思之运算能力的再认识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图画应用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公开课《11—20各数的认识》教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二)》数学教案
专家整理:初二数学考点快速记忆法
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课堂实录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评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一)》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