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11—20各数的认识》教后反思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公开课《11—...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小学数学公...

小学数学公开课《11—20各数的认识》教后反思

2018-12-17 收藏

反思整节课,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真正解放了学生,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使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较好的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感触较深。

1、真正解放学生,让学生的思维迸射出火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上完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开放型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教材”是教书匠,“用教材教”才是创新型、科研型教师。开放型的数学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智慧生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生命。开放型的数学教师还应从“裁判员”的角色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和学生共同探索、体验、发现的过程。我们必须从片面的以知识为中心、考试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会学、爱学、善学、博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要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要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要创设人人操作的场景、要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

  教师还必须大胆放权: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前进; 给学生一个方向,让他自己去创造.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学生主体的开放,教师是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学生的最大潜能释放出来。

  2、真正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承认差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成功。新的课程具有弹性,新课程力图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而且,从面向每一个人出发,也能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二是如何看待差异。根据这两方面,教学时,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达到相应的水平。

例如:教学时,课堂中,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不及早的对学生的发言下结论,于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敢于大胆发言,往往呈现出“接力棒”式。师:谁能把11-20各数的组成用儿歌的形式说一说?于是教室里同桌间开始互相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当老师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说一说的时候,他们的小手举得很高很高,一个同学说完,另一个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还有”;“老师我还想说”;“老师我还有更好的说法”等等。尽管有些学生说得不够合理完整,但他们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课堂中,我们要鼓励这种小接力,天长日久,我们会发现学生传棒、接棒的水平在提高,尽管还存在差距,但这是“向上发展的差距”。

3、真正融于学生主体之中,让学生充满自信。

  现代教学要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之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评价的关系,以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例如:教学时,师在课前谈话中,说:小朋友,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就是智多星(出示课件—),他不但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而且还要跟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想不想让他成为我们的好朋友?现在他先要带你们到热闹的大街上去看一看,不过他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呀!教师简单的话语,亲切的语气,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新课时,提问:刚才我们在摆小棒的时候,把10根捆成1捆就是1个十,小朋友们请想一想,怎样拿出11根小棒?让小组进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用最快的方法拿出11根小棒(1捆小棒加1根小棒)。如果有其它拿的方法,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地拿出11根小棒,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又如:在归纳11-20各数的组成儿歌时,老师请学生到讲台前,当当‘小老师’,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了大家,满足了成功的欲望,树立了信心。另外在练习时,我还注重同桌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互相欣赏增进同学感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亲其师,信其道,评价不在是简单的“你真聪明”、“你真棒”、“Very good!”等。评价是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是触动学生心灵的交响曲!

---------------------

扩展:

对人教版和西师版两种版本教材中“11——20各数认识”

对比分析及感悟

11—20各数的认识是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二个阶段,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它是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改下,融会贯通地驾驭各种版本的教材,是更好把握这节内容的根本。鉴于此,我想通过对人教版和西师版两种教材的对比分析,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 两种教材的素材选择

1.从主体图看:西师版呈现的是赋予了实际生活意义的有关爱护环境的情境图;而人教版则是开门见山地呈现学生熟悉的各种水果图片及小棒、正方体来体现数字情境图。不管哪种素材,都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而西师版的源自一个真实的保护环境的素材,情感教育不言而喻,满足了孩子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两种素材都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了桥梁,为数感的培养奠定了生活基础。

2.从例题来看:两种版本都用到了小棒、计数器、直尺图这几种素材,都特别重视让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二、两种教材呈现方式

西师版在本小节内容中编排了5个例题,除了小棒、计数器、直尺图,还多了例3的书写教学和例4巩固数的组成的计算教学;而人教版则只有小棒、计数器、直尺图三个例题,但这三个例题的先后顺序与西师版不一样。西师版首先是例1小棒,例2是计数器对应小棒呈现,最后例5才是在直尺图上感受数的大小;而人教版则是例1小棒,例2直尺,例3借助计数器感受位置值。

三、 练习设计

练习的宗旨在于强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趣味性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游戏中体验数学,层次中加深认识。学有所用是两种教材编排上的一大特色,都在巩固、强化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出现了形式不同的练习方式,也改变了过去单一、枯燥的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 教学启示

两种教材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开门见山地用到了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来突破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一难点,非常形象有力。这一点也是最最原始的人教版教材传承下来的精华之所在。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摆小棒来认识各数,通过数与物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物体的多少到抽象数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一点两种教材在例1的编排上基本上一样,都有共同的编排意图。

总之,教材的编写各有千秋,我们要善于在对比研读中感悟,在实践中领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对教材的解读,给学生营造知识生长的氛围。

蒋小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