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7
收藏
通过对两节课学生提出问题的量进行了调查,发现经过学生预习的这节课,学生发现问题的数量远远大于没有经过预习的课堂学生提问题的数量经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1、学生预习的工作是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完成,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观察课本主题图,本节课,提问题的前提是要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数学信息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提问题的数量,那么充分观察就显得很重要;而课堂上从观察主题图到提出问题,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如果时间拖得太久,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完成将大打折扣,甚至不能完成。既要发现数学信息还要提出数学问题,时间比较紧张。也是问题比较少的一个原因。
2、学生的情绪非常重要,学生提前预习,再到上课,学生是有备而来,一年级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对于有备而来学生就跟愿意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问题,发言的积极性特别高,通过孩子们的发言与小组内的问题相互交流,有的孩子通过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再次提出问题,并达到知识转移。
通过课堂的实践教学,发现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丰富了课堂的知识容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需要多少钱知识点(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米》同步练习(人教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参加科技馆知识点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2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1,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小结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17,18减几》相关资料之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认识厘米》同步习题
西师大版数上《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认识米》课后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同步练习(人教版)
西师大版数二上《1,2的乘法口诀》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上《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2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可能性》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数一年级上册《8加几》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和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3减几》教学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试题及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西师大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反思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6年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本答案
精编三年级小学生数学1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