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施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一年级数学上册关于6、7、8加几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教师对知识的复习充分,了解到9加几的加法计算利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复习巩固了算法的原理以及方法,让学生明白9如何凑十,如何分解两一个数,这完全为本节课计算6、7、8加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也能够很快的从中领会到计算原理。
2、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施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到位,学生从课堂的说凑十法的过程非常熟练,在课堂上也做到了不断练习,充分让学生反复说,准确说,流利说。
3、对课本的教学用图充分挖掘,从例题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题意,知道给出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的会利用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解决问题,有前后人数相加,有不同衣服颜色的人数相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重计算的方法练习,例如在计算8 5=的时候强调可以看8分5,也可以看5分8,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明白凑十法的灵活应用。
5、从一个儿歌帮助学生解决凑十法的口诀要点,抓住特点进行计算,提供学生快速计算的小诀窍,利用减法计算结果,很得出结果。可以说是整节课教师都把握住了重点内容,强调方法练习,讲解细节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白抓住关键内容进行计算。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能否在写课本例题时,让学生说说算式可以怎么列,或许有8 5或5 8,7 6或6 7的不同列法,这样可以结合到最后一题,为下节课渗透。
2、摆小棒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圈一圈或摆一摆,感受过程,计算结果也可以做到进行验算。
1.4.1 认识立体图形|人教课标版
1.7.1 11
1.9.3 用数学|人教课标
1.9.1 “9加几”的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1.4.1 认识立体图形
比大小|人教课标版
1.6.10 填未知加数|人教课标
1.7.1 11~20各数的认识|人教课标
1.6.13 加减混合|人教课标
1.3.1 1~5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1.6.9 10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1.8.2 认识半时|人教课标
1.6.8 10的认识
1.6.4 8和9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1.4.2 认识平面图形|人教课标版
1.7.2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人教课标
1.3.8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人教课标版
小学数学第一册8和9的认识教案设计
1.8.3 认识钟表|人教课标版
1.6.8 10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1.6.6 8和9的加减法
1.9.1 9加几|人教课标版
1.2.3 比长短 高矮|人教课标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6.5 8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1.1.1 数一数|人教课标版
1.6.15 整理和复习|人教课标
1.2.2 《比长短》教案|人教课标版
1.2.1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
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