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和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操作,使同学感受到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会计算 8、9的加、减法。
2、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同学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同学通过合作交流、操作、考虑、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同学善于归纳、合作以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同学思维的灵活性,充沛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
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点拨、引导使同学形成技能。
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同学的认知规律,布置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导课。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对同学提出《课堂常规》要求,以对口令、比一比的形式,让同学了解《常规》、遵守《常规》;再复习8、9的组成,为熟练口算扫清障碍。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同学充沛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同学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局部的难点。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同学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在计算过程体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协助同学积累计算方法,为同学提供发明的空间。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同学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同时让同学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根据一年级同学的特点,在练习内容的设计上由易到难,符合同学的认知规律。如:先根据班内两组同学的人数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再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加减计算;最后通过看卡片计算提高同学的计算能力。这样的设计同时又能够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西师大版数学五上《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之一
西师大版数学六上《分数乘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上《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上《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用计算器计算》2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上《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加减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1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上《解比例》1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亿以内数的改写》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上《分数混合运算》(复习)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五上《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之二
西师大版数学六上《分数除法》(第3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五上《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上《分数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上《分数乘法》2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五上《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平行》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五上《一个数乘以小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五上《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四上《可能性》(二)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