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同学们天天用数学符号,但是大家知道“加、减、乘、除、等于”这些运算符号是怎么来的吗?如果大家和我一样不知道,那么就一定不要错过小编的分享哦!
-减号的由来
最初减号由拉丁文“minus”缩写成“m-”,意为“减去”,后来又被略去字母m,表示为“-”。
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创造出来“+”后不久,经过多次分析和研究,又创造了减号,即“-”。在加号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
也有人说,“-”出现于中世纪。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用橫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了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以表示增加的“+”。
2012鲁教版八上3.1《定义与命题》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1.1《分式》ppt课件1
鲁教版八上2.8《相似多边形》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5.4《二次根式的乘除法》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3.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2.9《位似图形》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4.5《数据的波动》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2.7《测量旗杆的高度》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3.3《公理与定理》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8《相似多边形》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3.2《证明的必要性》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2.5《探索三角形》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3.3《公理与定理》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第五章二次根式综合小结》ppt课件
2015秋鲁教版数学八上2.1《认识分式》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9《位似图形》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3.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2.1《线段的比》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4.4《频数与频率》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2.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9《位似图形》ppt课件2
鲁教版八上《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综合小结》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1.1《分式》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5.2《二次根式的性质》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5.1《二次根式》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第二章相似图形综合小结》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3.1《定义与命题》ppt课件1
鲁教版八上1.4《分式方程》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3.2《证明的必要性》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7《测量旗杆的高度》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