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内容:
第87页例1、例2,88页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至3摄氏度,重庆6至8摄氏度
同学们,你们对情境中的内容一定相当熟悉吧?你能给大家讲讲哈尔滨零下6至3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3.2.1 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PPT课件
1.4 有关0的计算 PPT课件2
4.2.2 小数的大小比较 PPT课件
4.3 解决问题例4 PPT课件
3.1.2 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PPT课件
1.1.2 时间单位的换算 PPT课件1
3 综合应用:营养午餐 PPT课件2
2.2.1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PPT课件1
3.3 吨的认识 PPT课件2
3.3.4 简便运算例1连减 PPT课件
3.1 加法运算定律 PPT课件2
1.1.3 时、分、秒 PPT课件2
4.2 减法 PPT课件2
3.2.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PPT课件
6.5 数字编码 PPT课件
4.1.1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PPT课件2
4.1.1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PPT课件1
2.2.1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PPT课件2
第三单元 复习 PPT课件
3.3.4 简便运算应用例4 PPT课件
3.3.1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PPT课件
3.3.4 简便运算例2 PPT课件
3.2.2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 PPT课件
3.2.1 千米的认识 PPT课件
6.4 解决问题(例9) Flash动画
2.1.2 两位数减两位数 PPT课件
3.3.4 简便运算应用例5 PPT课件
3.3 吨的认识 PPT课件1
4.1.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PPT课件2
2.2.2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