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0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二次函数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总复习》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统计表》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分数乘法》Lesson 2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实际测量》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分数乘法》Lesson 5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三角形的特征和面积》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分数除法》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分数乘法》Lesson 6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我的午餐》
数学中最著名未解难题之一!“黎曼猜想”证明尚待检验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案例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大全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圆的面积》
微课人教版四年级《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回访活动心得 教材回访 伴我成长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
课后反思 功夫应在平时——记一次不同寻常的课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密铺》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梯形的特征和面积》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相似三角形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节约用水》
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小故事 一次“满意”的小测试
2018—2019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欣赏和设计图案》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分数乘法》Lesson 3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平均数》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存款方案》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可能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