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收藏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数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集合必修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集合必修教案
【必修1】第一章 集合
自我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集合 , ,那么 =( )
A. B.
C. D.
2.设集合 , ,现在我们定义对于任意两个集合 、 的运算: ,则 =( )
A. B. C. D.
3. 已知集合 , , 则集合 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4.已知集合 , ,那么 为( )
A. B. C. D.
5.设全集 ,集合 , ,则这样的 的不同的值的个数为( )
A. B. C. D.
6.已知集合 , ,若 ,则实数 等于( )
A. B. C. D.
7.设全集是实数集 , , ,则 ( )
A. B. C. D.
8. 已知 , , 则( )
A. B.
C. D.
9. 设集合 , 全集 ,则集合 中的元素共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0. 已知 , 若A=B,则q的值为( )
A. B. C. 1 D. ,1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设全集I=R,集合 , ,则 。
12. 设 , ,
,则 , 。
13. 已知方程 与 的解分别为 和 ,且 ,则 。
14.集合A中有m个元素,若A中增加一个元素,则它的子集个数将增加 _______个.
三、解答题
15. (16分)集合 ,
(1)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当 时,没有元素 使 或 同时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6. (24分)设 , ,
(1)若, 求 的值;
(2)若 且 ,求 的值;
(3)若 ,求 的值。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C D C D A B A A
二,填空题
11.
12. ,
13.
14.
三,解答题
15. 解:(1)∵
当 时 有
当 时 有
即, 的取值范围为
(2)由题意的
当 时 成立即有
当 时 有
即, 的取值范围为
16. 解: 由题意得 ,
(1) ∵
A=B 将集合B中的元素分别带入集合A中的方程
把x=2带入 得 或
把x=3带入 得 或
∵A=B 与 都舍去
即得
(2)∵ 且
x=3为集合A中的元素
将x=3带入 得 或
又∵当 时 (舍去)
即得
(3)∵
x=2为集合A中的元素
将x=2带入 得
或 (舍去)
即得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查字典数学网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数学教案:集合必修教案能给您带来帮助!
比大小、轻重 教学设计资料
9加几 教学设计资料
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整册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统计与猜测》知识点归纳
数一数 教学设计资料
6和7的认识 教学设计资料
加法 教学设计资料
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整理与复习》教学片断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上册对称教案
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二)》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铅笔有多长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铅笔有多长》教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考试分析
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一)》知识点归纳
用数学 教学设计资料
二年级上册《分一分与除法》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除法》知识点归纳
我们的校园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上册《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设计资料
一年级下册《我和小树一起长》知识点归纳
8、7、6加几 教学设计资料
比长短、高矮 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