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直角三角形复习试题_题型归纳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九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直...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九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直角三角形复习试题

2016-05-03 收藏

九年级数学同步练习: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复习试题 。

1、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AB是⊙O的直径,点D在⊙O上AD=OA=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B.C.D.

2、tan60的值等于

A.1B.C.D.2

3、3tan30的值等于

A.B.C.D.

4、sin30=

A.0B.1C.D.

5、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2.5B.C.sin600D.

6、sin60=

A.B.C.D.

7、对于sin60有下列说法:①sin60是一个无理数;②sin60sin50③sin60=6sin1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8、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6,另两条边长是连续偶数,则该三角形周长为()

A.20B. 22C. 24D. 26

9、为迎接五一的到来,同学们做了许多拉花布置教室准备召开五一联欢晚会,小刚搬来一架高2.5米的木梯,准备把拉花挂到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距离应为()

A.0.7米B.0.8米C.0.9米D.1.0米

10、如图所示,△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的值为()

A.B.C.D.

11、计算的结果是【】

A. B.4 C. D.5

12、如图,某地修建高速公路,要从B地向C地修一座隧道(B,C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测量B,C两地之间的距离,某工程师乘坐热气球从C地出发,垂直上升100m到达A处,在A处观察B地的俯角为30,则BC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A.100mB.50mC.50mD.m

13、如图,若A=60,AC=20m,则BC大约是(结果精确到0.1m)

A.34.64mB.34.6mC.28.3mD.17.3m

1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P是第一象限内的点,其坐标是(3,m),且OP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的正切值是,则的值是【】

A. B.C. D.

15、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锐角△ABC内接于⊙O,BDAC于点D,OMAB于点M,则sinCBD的值等于【】

A.3B.﹣3C.D.

16、△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如果,那么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A.csinA= a B.b cosB=c C.a tanA= b D.ctanB= b

17、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

18、如图,正六边形ABCDEF中,AB=2,点P是ED的中点,连接AP,则AP的长为()

A.B.4C.D.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3,),点C的坐标为(,0),点P为斜边OB上的一动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

A.B.C.D.2

20、如图,在△ABC中,A=450,B=300,CDAB,垂足为D,CD=1,则AB的长为【】

A.2B.C.D.

21、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E=6cmB.

C.当0

22、如图,在△ABC中,AB=AC,A=120,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MN的长为

A.4cmB.3cmC.2cmD.1cm

23、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看一栋高楼顶部B的仰角为300,看这栋高楼底部C的俯角为600,热气球A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这栋高楼BC的高度为

A.40m B.80mC.120m D.160m

24、如图,小敏同学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站在B处仰望树顶,测得仰角为30,再往大树的方向前进4m,测得仰角为60,已知小敏同学身高(AB)为1.6m,则这棵树的高度为(结果精确到0.1m,1.73).

A.3.5mB.3.6mC.4.3mD.5.1m

25、如图,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0,4),⊙D过A、B、O三点,点C为优弧ABO上的一点(不与O、A两点重合),则cosC的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26、如图,AB是⊙O的直径,,AB=5,BD=4,则sinECB=.

27、如图,A,B,C为⊙O上相邻的三个n等分点,,点E在上,EF为⊙O的直径,将⊙O沿EF折叠,使点A与A重合,点B与B重合,连接EB,EC,EA.设EB=b,EC=c,EA=p.现探究b,c,p三者的数量关系:发现当n=3时,p=b+c.请继续探究b,c,p三者的数量关系:当n=4时,p=当n=12时,p=.

(参考数据:,)

28、sin30的值为.

29、2cos30=.

30、的值是.

31、计算:=.

32、计算:cos60.

33、如图,小聪用一块有一个锐角为的直角三角板测量树高,已知小聪和树都与地面垂直,且相距米,小聪身高AB为1.7米,则这棵树的高度=米

34、在Rt△ABC中,ABC=90,AB=3,BC=4,则sinA=.

35、在△ABC中,已知C=90,,则=.

36、.

37、如图,在等边△ABC中,AB=6,D是BC的中点,将△ABD绕点A旋转后得到△ACE,那么线段DE的长度为.

38、如图,菱形ABCD中,AB=4,B=60,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连接EF,则△AEF的面积是.

39、如图,某海监船向正西方向航行,在A处望见一艘正在作业渔船D在南偏西45方向,海监船航行到B处时望见渔船D在南偏东45方向,又航行了半小时到达C处,望见渔船D在南偏东60方向,若海监船的速度为50海里/小时,则A,B之间的距离为(取,结果精确到0.1海里).

40、如图,点B1是面积为1的等边△OBA的两条中线的交点,以OB1为一边,构造等边△OB1A1(点O,B1,A1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称为第一次构造;点B2是△OBA的两条中线的交点,再以OB2为一边,构造等边△OB2A2(点O,B2,A2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称为第二次构造;以此类推,当第n次构造出的等边△OBnAn的边OAn与等边△OBA的边OB第一次重合时,构造停止.则构造出的最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三、计算题()

41、计算:.

42、计算:.

43、计算:;

44、化简:。

45、计算:

四、解答题()

46、

问题背景:

如图(a),点A、B在直线l的同侧,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AC与BC的距离之和最小,我们可以作出点B关于l的对称点B,连接A B与直线l交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

(1)实践运用:

如图(b),已知,⊙O的直径CD为4,点A 在⊙O 上,ACD=30,B 为弧AD 的中点,P为直径CD上一动点,则BP+AP的最小值为.

(2)知识拓展:

如图(c),在Rt△ABC中,AB=10,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F分别是线段AD和AB上的动点,求BE+EF的最小值,并写出解答过程.

47、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观测站,A在B的正东方向,AB=2(单位:km).有一艘小船在点P处,从A测得小船在北偏西600的方向,从B测得小船在北偏东450的方向.

(1)求点P到海岸线l的距离;

(2)小船从点P处沿射线AP的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点C处.此时,从B测得小船在北偏西150的方向.求点C与点B之间的距离.

(上述2小题的结果都保留根号)

48、交通安全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安全隐患主要是超速和超载.某中学数学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检测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的实验:先在公路旁边选取一点C,再在笔直的车道l上确定点D,使CD与l垂直,测得CD的长等于21米,在l上点D的同侧取点A、B,使CAD=300,CBD=600.

(1)求AB的长(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2)已知本路段对汽车限速为40千米/小时,若测得某辆汽车从A到B用时为2秒,这辆汽车是否超速?说明理由.

49、有一副直角三角板,在三角板ABC中,BAC=90,AB=AC=6,在三角板DEF中,

FDE=90,DF=4,DE=。将这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1)所示位置摆放,点B与点F重合,直角边BA与FD在同一条直线上,现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DEF沿射线BA方向平行移动,当点F运动到点A时停止运动。

(1)如图(2),当三角板DEF运动到点D与点A重合时,设EF与BC交于点M,则EMC=

(2)如图(3),在三角板DEF运动过程中,当EF经过点C时,求FC的长;

(3)在三角板DEF运动过程中,设BF=x,两块三角板重叠部分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对应的x取值范围。

50、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是等边三角形,点A的坐标是(0,4),点B在第一象限,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并把△AOP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O与AB重合,得到△ABD.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当点P运动到点(,0)时,求此时DP的长及点D的坐标;

(3)是否存在点P,使△OPD的面积等于?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卷答案

1.【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DO,EO,BE,过点D作DFAB于点F,

∵AD=OA=1,AD=AO=DO。△AOD是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

CDO=DOA=60,△ODE是等边三角形。

同理可得出△OBE是等边三角形且3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阴影部分面积等于△BCE面积。

∵DF=ADsin60=,DE=EC=1,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

故选A。

2.【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特殊角的正切函数值直接作答:tan60=。故选C。

3.【解析】

试题分析:

3直接把tan30=代入进行计算即可:3tan30=3=。故选A。

4.【解析】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解答即可:sin30=。故选C。

5.A

6.C

7.C

8.C

9.B

10.D

11.【解析】直接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故选D。

12.【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得:AC=100,ABC=30,

(m)。故选A。

13.【解析】

试题分析:∵C=90,A=60,AC=20m,

故选B。

14.【解析】如图,过点P作PHx轴于点H,则

∵P是第一象限内的点,其坐标是(3,m),OH=3,PH= m。

又∵OP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的正切值是,即,

根据勾股定理,得OP=5。

。故选B。

15.【解析】如图,连接AO并延长交圆于点E,连接BE,则E。

由AE为直径,且BDAC,得到BDC=ABE=90,

△ABE和△BCD都是直角三角形。CBD=EAB。

又∵△OAM是直角三角形, AO=1,

,即sinCBD的值等于OM的长。

故选A。

16.【解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得△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0。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有:

正确的是:csinA= a。故选A。

17.【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SAS,HL的判定,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两条边对应相等。故选D。

18.【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连接AE,

在正六边形中,F=(6﹣2)180=120。

∵AF=EF,AEF=EAF=(180﹣120)=30。AEP=120﹣30=90。

AE=22cos30=22。

∵点P是ED的中点,EP=2=1。

在Rt△AEP中,。

故选C。

19.【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作点C关于OB的对称点C,交OB于点D,连接AC交OB于点P,根据轴对称的知识可知,此时A C=PA+PC最小。

过点C作 CHx轴于点H,

∵点B的坐标为(3,),。

∵点C的坐标为(,0),。

C C=2CD=。

又∵,。

OH=。HC=。

在Rt△A C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PA+PC的最小值为。故选B。

20.【解析】∵CDAB,△ACD和△BCD都是直角三角形。

∵A=450,CD=1,AD=CD=1。

∵B=300,。

AB=AD+BD=。故选D。

21.【解析】(1)结论A正确,理由如下:

解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

故AE=AD﹣ED=BC﹣ED=10﹣4=6cm。

(2)结论B正确,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

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

EF=8。。

(3)结论C正确,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P作PGBQ于点G,

∵BQ=BP=t,。

(4)结论D错误,理由如下:

当t=12s时,点Q与点C重合,点P运动到ED的中点,

设为N,如图,连接NB,NC。

此时AN=8,ND=2,由勾股定理求得:NB=,NC=。

∵BC=10,

△BCN不是等腰三角形,即此时△PBQ不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D。

22.【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AM、AN、过A作ADBC于D,

∵在△ABC中,AB=AC,A=120,BC=6cm,

C=30,BD=CD=3cm。。

∵AB的垂直平分线EM,BE=AB=cm。。

同理CF=cm,CN=2cm。

MN=BC﹣BM﹣CN=2cm。故选C。

23.【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过A作ADBC于D,则BAD=30,CAD=60,AD=120 m。

在Rt△ABD中,,

在Rt△CD中,,

(m)。

故选D。

24.D。

25.D

26.【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AD,则ADB=90,

在Rt△ABD中,AB=5,BD=4,则,

∵,DAC=DBA。△DAC∽△DBA。

,即。。

27.【解析】如图,连接AB、AC、BC,

由题意,点A、B、C为圆上的n等分点,

AB=BC,(度)。

在等腰△ABC中,过顶点B作BNAC于点N,

则AC=2CN=2BCcosACB=2cosBC,

连接AE、BE,在AE上取一点D,使ED=EC,连接CD,

∵ABC=CED,

△ABC与△CED为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ABC∽△CED。,ACB=DCE。

∵ACB=ACD+BCD,DCE=BCE+BCD,ACD=BCE。

在△ACD与△BCE中,∵,ACD=BCE,△ACD∽△BCE。

。。

EA=ED+DA=EC+。

由折叠性质可知,p=EA=EA,b=EB=EB,c=EC。

p=c+。

当n=4时,p=c+2cos45b=c+b;

当n=12时,p=c+2cos15b=c+b。

28.【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sin30=。

29.【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cos30=,继而代入可得出答案.

30.【解析】

分析: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31.

32.0.5

33.4.7

34.【解析】

试题分析:∵在Rt△ABC中,ABC=90,AB=3,BC=4,根据勾股定理,得AC=5。

35.【解析】根据题意,设AB=c,BC=a,AC=b,则。

∵,

36.【解析】

试题分析:针对零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37.【解析】

试题分析:∵在等边△ABC中,B=60,AB=6,D是BC的中点,ADBD,BAD=CAD=30。

AD=ABcos30=6。

根据旋转的性质知,EAC=DAB=30,AD=AE,

DAE=EAC+BAD=60。△ADE的等边三角形。

DE=AD=,即线段DE的长度为。

38.【解析】

试题分析:∵四边形ABCD是菱形,BC=CD,D=60。

∵AEBC,AFCD,ABAE=CDAF,BAE=DAF=30。

AE=AF。

∵B=60,BAD=120。EAF=120﹣30﹣30=60。

△AEF是等边三角形。AE=EF,AEF=60。

∵AB=4,AE=2。EF=AE=2。

过A作AMEF,交EF于点M,

AM=AEcos60=3。

△AEF的面积是:EFAM=23=3。

39.【解析】∵DBA=DAB=45,

△D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过点D作DEAB于点E,则DE=AB,

设DE=x,则AB=2x,

在Rt△CDE中,DCE=30,

则CE=DE=x,

在Rt△BDE中,DAE=45,则DE=BE=x,

由题意得,CB=CE﹣BE=x﹣x=25,

解得:x=。

AB=67.5(海里)。

40.【解析】

试题分析:∵点B1是面积为1的等边△OBA的两条中线的交点,点B1是△OBA的重心,也是内心。

BOB1=30。

∵△OB1A1是等边三角形,A1OB=60+30=90。

∵每构造一次三角形,OBi 边与OB边的夹角增加30,

还需要(360﹣90)30=9,即一共1+9=10次构造后等边△OBnAn的边OAn与等边△OBA的边OB第一次重合。

构造出的最后一个三角形为等边△OB10A10。

如图,过点B1作B1MOB于点M,

∵,

,即。

,即。

同理,可得,即。

,即构造出的最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41.【解析】

试题分析:针对二次根式化简,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42.【解析】针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零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5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43.【解析】针对有理数的乘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零指数幂4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44.【解析】针对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有理数的乘方,二次根式化简4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45.【解析】针对零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化简4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46.【解析】

试题分析:(1)找点A或点B关于CD的对称点,再连接其中一点的对称点和另一点,和MN的交点P就是所求作的位置,根据题意先求出CAE,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即可得出PA+PB的最小值:

如图作点B关于CD的对称点E,连接AE交CD于点P,此时PA+PB最小,且等于A。作直径AC,连接CE,

根据垂径定理得弧BD=弧DE。

∵ACD=30,AOD=60,DOE=30。AOE=90。

CAE=45。

又AC为圆的直径,AEC=90。

C=CAE=45。CE=AE=AC=。

AP+BP的最小值是。

(2)首先在斜边AC上截取AB=AB,连接BB,再过点B作BFAB,垂足为F,交AD于E,连接BE,则线段BF的长即为所求。

47.【解析】

试题分析:(1)过点P作PDAB于点D,构造直角三角形BDP和PDA,PD即为点P到海岸线l的距离,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解。

(2)过点B作BFCA于点F,构造直角三角形ABF和BFC,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解。

48.【解析】

试题分析:(1)分别在Rt△ADC与Rt△BDC中,利用正切函数,即可求得AD与BD的长,从而求得AB的长。

(2)由从A到B用时2秒,即可求得这辆校车的速度,比较与40千米/小时的大小,即可确定这辆校车是否超速。

49.【解析】

试题分析:(1)如题图2所示,

∵在三角板DEF中,FDE=90,DF=4,DE=,

。DFE=60。

EMC=FMB=DFE-ABC=60-45=15。

(2)如题图3所示,在Rt△ACF中,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3)认真分析三角板的运动过程,明确不同时段重叠图形的变化情况,分02,2

当02,即开始到DE与AC重合之前时,;

当2

50.【解析】(1)过点B作BEy轴于点E,作BFx轴于点F.依题意得BF=OE=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F,然后可得点B的坐标.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kx+b,把已知坐标代入可求解。

(2)由△ABD由△AOP旋转得到,△ABD≌△AOP,AP=AD,DAB=PAO,DAP=BAO=60,△ADP是等边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P.在Rt△BDG中,BGD=90,DBG=60.利用三角函数求出BG=BDcos60,DG=BDsin60.然后求出OH,DH,然后求出点D的坐标。

(3)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P在x轴正半轴上时,即t

②当P在x轴负半轴,但D在x轴上方时;即

③当P在x轴负半轴,D在x轴下方时,即t时。

综合上面三种情况即可求出符合条件的t的值。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