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2
收藏
一、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能被 2 、 5 整除的数的特征。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思维的水平。
三、德育目标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认真细致的作风。
四、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自己查找数据,掌握能被 2 、 5 整除的数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
能根据特征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 2 、 5 整除。
六、教学准备
资料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问答题)
1 、我们学习了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两个整数,具备什么条件时,才能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2 、下面各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10 和 2 15 和 5 12 和 3 14 和 28
3 、说一说 2 的倍数和 5 的倍数。
二)、探究新知。
引入:在计算中,经常要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可以根据数的一些特征来进行判断。
这些数的特征又是怎样的呢,你想知道吗?跟着老师一起去发现,好吗?(板书课题:能被 2 、 5 整除的数)
1 、能被 2 整除的数的特征。
( 1 )学生自查 1 — 60 数据表中,能被 2 整除的数有那一些,填在自学资料表内。
( 2 )自查后,同位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吗?
( 3 )学生归纳:个位上是 0 、 2 、 4 、 6 、 8 、的数,都能被 2 整除。
2 、能被 5 整除的数的特征。
方法与上相同。
3 、能同时被 2 、 5 整除的数的特征。
方法与上相同。
4 、知识归纳:(能被 2 、 5 整除的数的特征)
5 、自学 54 — 55 面 这些数中还有没有特殊的名称。
( 1 ) 集体讨论;自然数中的数还有别的特殊名称?
( 2 )汇报讨论结果。
三)、巩固练习。(另付练习资料)
1 、尝试练习。
( 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辅导。
( 2 )汇报独立完成作业情况。
2 、说一说,议一议。
( 1 )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 2 )通过讨论,你又知道了一些什么?
3 、超级练习。
( 1 )先独立完成。
( 2 )集体讨论:先说结果,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 3 )通过讨论后,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讨论的吗?
四)课堂小结。
1 、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2 、学生归纳能被 2 、 5 整除的数。
板书设计:
能 被 2 、 5 整 除 的 数
个位上是 0 、 2 、 4 、 6 、 8 的数
个位上是 0 或者 5 的数
个位上是 2 和 5 的数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近似数
克与千克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与分析
练习二(一)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前 后
位置和方向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分数混合计算4
准备课2
平均分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
“克的认识”案例分析
简单的数据整理(1)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人民币兑换
铺地面
整理和复习(1)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