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收藏
为了更好的帮助新任教师,我们学校在每周二为所有的数学老师进行集体教研备课,在本学期我们学校的数学教研以数学的备课、研课、磨课等形式 帮助所有老师进行快速的成长。
本次教研我们换了另外一种新的形式,为每位老师都营造了一个更加好的氛围。今天的太阳出奇的暖和,风中都夹杂着温暖的气息。我们教研组长就和大家一起商量了一个好的方法,室外进行教研,地点学校操场。大家搬着凳子来到操场,拿着二年级两位老师所备的一节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所有的老师都在一起思考,学习,这种集体的学习真的每一次都让人受益匪浅。
我们本节课的教研内容为《观察物体》,这是一节比较开放的课程,作为我们刚升入三年级的老师,对二年级的内容还是比较印象深刻的。本单元的内容注重学的观察和积累经验,用自己喜欢的物体作为一个观察的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应看到的不同的形状。二年级孩子接触的并不是正式的教学中三视图,而是初步的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观察的的形状的不同的,在小学阶段就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记得在当时讲授这节观察物体这节课的时候,因为孩子还处于低段,对周围的事物都特别新奇。所以我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带自己的小玩具来到学校进行不同方位的观察,也可以和周围的其他孩子进行分享。
这几课有几个比较需要注意的点,首先第一点就是孩子在观察时候,作为老师要注意适时的引导,以免课堂上的纪律太乱老师太难把控。这就需要老师帮助孩子从一年级就养成小组合作和分工协作的好习惯,而这种习惯需要老师一步步的适时引导。其次有一个在上课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一个小细节,可能很多的老师都忽视了,就是在孩子们观察的时候要让自己的眼睛对准这个物体进行观察否则高于这个物体或者低于这个物体都不能准确的观察。最后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引导孩子把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放入到生活中去运用,这样才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
每一次的教研,都会给与我很多的感想和启发,就像一颗嫩芽,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会逐渐的长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
经历观察活动——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片断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2课时:观察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听“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有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2)
苏教版三年级第五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法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 3 教时 练习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2 教时 统计与可能性(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法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磨课”三部曲——我教《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1课时: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法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说课与教学设计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 4 教时 摸牌与下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