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4
收藏
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材第35页的例6。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一个分数的方法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思维。
正确掌握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课件。
1.口算。
1.教学例6。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口头叙述题中获得的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3)画线段图。
教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画出线段图。
教师:需要用几条线段来表示这道题中的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呢?(三条线段)第一条线段表示哪个班做的朵数?(表示一班做的朵数)第二条线段表示哪个班做的朵数?画多长?根据什么?(根据均分成4份,画出与这样的3份同样长的线段,这条线段就表示三班做的朵数)
(4)提问。
求三班做了多少朵,必须先求哪个班做的朵数?(必须先求二班做的朵数)解答这道题需要几步计算?(两步)
(5)解答。
多少千克?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同伴一起分析数量关系。
(3)独立解答。
(4)集体订正。
1.计算下面各题。
2.错题门诊。(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思路和方法相同,只是在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后,还要再求求出的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解答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通过这类题目练习,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分数连乘这部分内容,既为学生提供练习分数乘法计算的机会,又为学生学习分数连除以及乘除混合运算做准备。
1.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线段图让学生能抓住关键条件,运用直观比较的方法分析和理解题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两步计算的乘法问题的数量关系,能利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强调对比教学。
将两步计算的问题与一步计算的问题对比,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考数学:记准定理推论 解题突破三关
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途径
数学思想方法在一次函数教学中的应用
名师谈高考数学:复习掌握四个答题技巧
数学家陈省身的趣味故事
2014-2015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5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复习重在把握要点
2014~2015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5高考数学三轮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学习常犯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
数学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题方法介绍
高考数学三轮复习如何提高模拟练习效果
小学听课评课稿 《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
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与思考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考数学高分经验 多做典型题多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几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介绍
2015年高考数学高分技巧:抓大放小有舍有得
课堂教学中教师设问艺术
新课程中数学教学方法之探究
2015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小学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主体参与性
数学公式推演完美甜甜圈的奥秘
2015高考数学首轮复习五项建议
如何在日常练习中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平面图形的总复习》评课稿
细数那些历史上的数学诗
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偶然事件的规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