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6
收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8、9的加减法
教材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5、第7~9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会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2.掌握有关8、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具学具
主题图,图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复习8的组成。
把8朵花插在2个花瓶里,有几种插法,填空。
读读:3和5组成8,4和4组成8,8可以分成2和6……
2.复习9的组成。
先让学生动笔填一填,然后读一读,8和1组成9,9可以分成8和1……
3.口算4+2= ,并说说口算方法,因为4和2组成6,所以4+2=6。口算6-5= ,并说思路。
二 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8的加减法。
(1)出示笑脸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
(2)小组合作学习,先自己写算式,然后组长归纳全组同学所写出的算式。
(3)组织交流、汇报所写的算式。
老师板书:5+3=8 8-5=3
3+5=8 8-3=5
(4)观察算式找规律,师生小结。
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
②8减去5这部分就得到3那部分,8减去3那部分,就得到5这部分。
③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2.学习9的加减法。
(1)摆出9根小棒,看图,说图意列算式。
(2)集体交流,汇报。
①说两个加法算式:5+4=9和4+5=9
②说两个减法算式:9-5=4和9-4=5
红圆和白圆一共有9个,其中有7个红圆,白圆有几个?列式是9-7=2。
(3)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4和9-5吗?同桌说说算法。
3.填一填。
6+2= 6+3=
2+6= 3+6=
8-2= 9-3=
8-6= 9-6=
先让学生自己说思路,填空,然后交流,特别指导计算6+2时可以这样想:因为6和2组成8,所以6+2=8;还可以想2+6=8,所以6+2就等于8。
算8-2时可以想:8可以分成2和6,所以8-2等于6;还可以想:2加几得8,2+6得8,所以8-2=6。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用自己的方法算。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53页“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第53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数出每盆有几朵花,老师引导学生根据8和9的组成完成此题。
3.练习十一的第5题。
课件显示,先出示小女孩儿拿和其余的小朋友及对应的数,哪两个数相加、相减得8呢?再出示小女孩儿拿和其余的小朋友及对应的数。哪两个数相加得9呢?两个同学一组参与活动,看看谁发现的算式多。
四 思维训练
1.看谁算得对。
5+4= 6+3= 2+6= 3+5=
9-1= 9-5= 8-5= 7+1=
4+5= 9-3= 8-4= 8-1=
9-4= 8+1= 4+4= 8-6=
2.
5+()=()(根) 9-()=()(根)
()+()=()(根) 9-()=()(根)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8 9 9 8 9 9 7 7 8 1 2 1
2.答案不唯一,如1 5 1 3
3.略
思维训练
1. 9 9 8 8 8 4 3 8 9 6 4 7 5 9 8 2
2. 5+4=9 4+5=9 9-5=4 9-4=5
教材习题
练习十一
7. 5+3=8 3+5=8 7+1=8 1+7=8 4+4=8 8+0=8 0+8=8
6+3=9 3+6=9 2+7=9 7+2=9 8+1=9 1+8=9 4+5=9 5+4=9
9+0=9 0+9=9
8. 8-0=8 8-7=1 8-5=3 8-3=5 8-1=7 8-8=0 8-6=2 8-4=4 8-2=6
9-0=9 9-9=0 9-7=2 9-5=4 9-3=6 9-1=8 9-8=1 9-6=3 9-4=5
9-2=7
9. 3+5=8 9-8=1 2+7=9 抄写略
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
运用8、9的组成可以直接计算8和9的加减法。
一图四式:
5+3=8 8-5=3
3+5=8 8-3=5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有关8、9的加减法,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个笑脸的图,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5+3=8”“3+5=8”“8-5=3”“8-3=5”四个算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教材分两个层次安排,一是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二是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其要求明显高于6、7的加减法。
课堂设计说明
教学第53页有关9的加减法时,要让学生认真拼摆学具(可以两人一组),通过操作,一方面得出5+4、4+5、9-5和9-4的结果,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摆学具算得数的过程,并从中发现计算方法。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试题及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可能性》同步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小结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3减几》教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卷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精编三年级小学生数学1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同步练习(人教版)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课后习题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课后练习
西师大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二上《1,2的乘法口诀》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册《8加几》相关资料之说课稿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和可能性》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上《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认识米》课后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认识厘米》同步习题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试卷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米》同步练习(人教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参加科技馆知识点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上《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2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