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5
收藏
本次二年级数学游园活动做的比较好的方面有第一,在题目类型的选择上比较广,有趣味题,也有传统题,游戏环节考察知识范围较全面,尤其是对本册内容的重难点—表内乘法考查层级分明。第二,在题目的难易上把握较好,题目出得太难学生都回答不上来的话就会有一种挫败感,而太容易当然就一点挑战性都没有了。难度恰到好处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度。但在分配任务方面考虑欠周到,一开始在每一个游戏关卡都安排了三个考官负责,但是经过一开始的活动实施发现,游戏难度低的进行的很快,而难度高的较慢,所以通过后期人员调配,本次游园活动三个游戏环节进度得以相当。具体本次游园中三个游戏环节的设计作以下分析总结:
“我是神算手”环节通过纸牌游戏巩固回忆1-9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乘法计算的速度,让学生更加重视乘法计算。整个活动有序进行,学生比较感兴趣,从该游戏中也反映出学生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一些学生能够从头到尾背乘法口诀,但是随机计算一个乘法算式不能及时回答出来;2.有个别学生对游戏环节流程不是太了解,在游戏中需要提示一下,会浪费一些时间。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教师在课堂尽量随机出一些算式让学生回答,避免从头到尾机械式背乘法口诀。教师可以和家长合作,尽量确保每一位学生对活动要求了解,教师在班里多模拟几次。
“玩转扑克牌”环节富有挑战性,有甄别率,独立快速解出24的算法的孩子很有成就感。需要考官稍作提醒的孩子又觉得很有挑战性,趣味性。但是部分学生对24点游戏练习较少,无法掌握解题关窍,解题时间较长,需要老师提醒,容易产生畏惧或者自我怀疑,所以针对这项还是应当和家长多沟通,督促孩子在家多做练习。再次就是学生可以顺利说出两个数的积,但是对出示积回答乘数这样的题型有待加强,这证明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熟练度仍然不够,对表内乘法口诀积的数字敏感度不足,也是发现了孩子们的一个薄弱项,今后应当加强练习改进。
在“拼拨小能手”这一环节,学生参与气氛热烈,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等操作能力与知识获得同步进行。本游戏环节把学生所学习的书本知识和现实情境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尝试探究学习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学以致用。但是,该游戏实施环节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对游戏规则不够清楚,需要考官不停的提出问题(学生抽完时间卡片后要用数学语言准确说出是什么时间并动手拨出时间,最后要说出时针分针呈什么角),这方面需要在以后的游戏实施前加强学生对游戏规则的熟悉。第二:在活动过程中也能够看出学生在知识学以致用方面的不足之处,这方面需要在教学环节加强操作练习。
本次数学游园活动不仅仅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好玩,激发了学生快乐学数学、快乐用数学的热情。老师们也可以通过他们的操作过程,发现他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运用和积累情况,是对学生数学学习一个全面的、发展性的评价。
2015春苏科版数学八下7.1《普查与抽样调查》ppt课件1
苏科版八年级下8.3《分式的加减》(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不等式的性质》(苏科版)
八年级下《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1(苏科版)
2015春苏科版数学八下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ppt课件4
苏科版八年级下8.2《分式的基本性质》
八年级下《图形的相似》(苏科版)
八年级下《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课时)》(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下《反比例函数复习课 》
八年级下《你的判断对吗》2(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下8.2《分式的基本性质》之二
苏科版八年级下《分式加减》
八年级下《7.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苏科版)
八年级下《一次函数》(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下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复习 》
苏科版八年级下第八章《分式》复习
7.1生活中的不等式的(苏科版八年级下)
2015春苏科版数学八下7.1《普查与抽样调查》ppt课件
2015春苏科版数学八下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ppt课件2
八年级下《你的判断正确吗》1(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下:《分式方程的应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分式的基本性质1
苏科版八年级下《分式的乘除》第一课时
2015春苏科版数学八下12.3《二次根式的加减》ppt课件3
八年级下《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苏科版)
八年级下《 8.5分式方程》 苏科版
2015春苏科版数学八下12.3《二次根式的加减》ppt课件5
苏科版八年级下《分式的乘除》第二课时
苏科版八年级下7.6一元一次不等组(1)
八年级下《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一课时)》(苏科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