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1
收藏
从教学中不难发现,不同的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数学学习问题可以归结为三点:畏难情绪、计算失误、逻辑混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畏难情绪
不少学生看到陌生题型就会退缩、逃避,甚至表现出一种畏惧情绪,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学习的畏难情绪。而这种情绪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得就更为明显。上了初中以后,数学从数字跨越到代数,从简单的点线面计算跨越到复杂的证明与推导,学生遇到难题的几率更为频繁。部分学生在难题的处理上收到过挫折或者不曾获得成功感,渐渐产生了畏难情绪。如何重塑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1.心理暗示:它真的很难吗?!其实它并没有这么难,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我再坚持多思考几分钟试试;
2.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我们做习题的目的是查缺补漏,是通过练习的错误发现自己掌握不够深刻的题型从容再有针对性地去攻克相关题型。问题的浮现总比问题存在却毫不知情来得更有意义;
3.冷静读题,回忆相关知识:所谓的难题,又或者让人产生畏难情绪的题,多是一种创新题,一种学生看着觉得陌生无从下手的题。这种时候建议学生冷静读题,逐一分析每个条件的作用,联想每个条件所涉及的理论,当你对知识点足够熟悉时,或许一个条件就足以让你找到解题切入点;
4.寻求小贴士,同学老师为你加油:当局者迷,有时思路较为混乱时难免会对显而易见的要点视而不见,不妨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通过他人的提示尝试自己找到解题方法。
二、计算失误
常有优秀的同学考试失手是败给了计算,然而计算却是从小伴随我们长大,甚至要跟随我们一生的本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失误?又该如何去尽量降低计算失误所造成的遗憾?
1.寻找错误根源,牢记计算规则:所有的错误总是有原因的,如果每一次我们都归因为“失手”、“不小心”,这难免会有自欺之嫌。不管是作业、测验还是考试,但凡是涉及到计算错误的都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是计算过程中不明确运算规则吗?是抄错了数字符号,还是手比脑快写的跟想的并不一致?只有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才能有找到明确的应对方法,因此,不要再去逃避计算错误了,是不是一时不小心,希望你能更清楚,更了解你自己;
2.多一点强迫症,反复回头检查,适时利用“还原法”:计算总涉及琳琅满目的数字和符号,容易让人抗拒,但是再想想,你是否也同时在抗拒获得高分?数学,尤其是代数,需要那么一点强迫症,适时地回头检查,检查题目步骤是否抄错,检查去括号时有没有注意符号的变化,检查提取公因式时是否每个项都提取了等等,如此一来十几秒的检查时间,就可以保证到我们前面所花的时间都是有效的,能争取分数的时间。另外,代数的检查大可以采用“还原法”去检查,由于做题时只能按顺序解答,但检查时若能逆向地检查,倒序地检查,把我们所做的计算从结果还原到条件,我们就更容易通过不同的角度发现错误了;
3.不依赖计算器:不少学生讨厌计算,上初中后可以使用计算器无疑给这部分学生带来了便利,但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计算水平,甚至是不能使用计算器时连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数字的加减也增大了错误的可能性。对计算器的态度应是,无法口算也无法笔算时使用,考试时间紧迫时使用,即可以使用,但不依赖;
4.适当的奖惩:当我们清楚了自己的问题之后,该做的就是逼着自己去改正。一而再地犯同一个错误的同学,可以适当地给自己一些惩罚,当然做得好的时候也有奖励,至于如何惩罚如何奖励,那就看你自己到底有多想把计算失误的坏毛病改正过来了;
5.多想想“如果……那么……”,明确自己的实力:或许你如果没有算错数,那么你就是全班前三名?或许你如果没有抄错题,那么你就能把这道难题完完整整地做出来?或许你如果没有计算失误,那么你就能上到你理想的高中?很多的如果,我们做的这些假设不是自欺,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假设,明确自己的实力,如果你还有不甘,那就改变吧孩子!
三、逻辑混乱
常见学生能口述出解题关键,或者顺利找到证明的方法,但偏偏在表达过程中出现逻辑混乱,导致无法把分数全部拿到手。我们该如何掌握答题的技巧?
1.夯实基础,牢记定理,理清每一步的因果关系:只有清楚每一步的理论依据,什么样的条件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我们才能谈得上表达。而表达最根本的仍是我们对相关定理的熟悉程度;
2.适当做笔记,随时
翻阅定理与公式:数学学习中要记的公式或定理并不多,但要完全记住却也总会需要一定时间,若能适当地做总结,选取属于自己的记忆方式,定能事半功倍;
3.从书写工整抓起,别让阅卷老师混乱了:书写习惯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思路,若能工工整整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即便是检查,也能更清晰。日过字迹潦草到自己都无法辨认,那阅卷的老师又如何去猜测你的想法?数学的书写不是书法,不要求艺术性,只要工工整整就够了;
4.反复总结易错点,做个了解自己的人:简答题的逻辑混乱,是对某个定理不熟悉,还是对某种辅助线作法未理解?反复地总结,把自己最薄弱的攻克下来,相信没有什么能难倒你的。
数学的学习习惯不是你平常不在意,你中考时想在意就能在意成功的,希望同学们能把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从做作业开始改变,一点一滴地纠正自己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获取高分最好的捷径,是从平常做起,让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一种自然而然。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组网课教学心得 线上互动和教材拓展的实践思考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老师2020学年个人研修计划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混合运算(连乘)》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教研文章 疫情当下关于微课的思考 ——一个有生命力的“微课”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认识毫米》教案教学设计
听课反思 听《长方体的表面积》心得
《表内乘法复习》评课
关于数学阅读的三问——《数学阅读中的教与学》读后感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听课反思
二年级数学老师网课做法介绍 我用的是最笨的方法-------(线上教学中)
信息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反思策略
小学数学老师听线上观摩课有感
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轴对称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简报 明目标,定方向,展未来 ——锦凤小学疫情防控时期第一次网络数学教研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探索乐园》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太阳能电池板最佳倾角与纬度数学关系
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图形的平移》教案教学设计
高年级段数学教师线上教学总结 疫”情时期的云端教学
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真分数与假分数》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老师关于学生网课学习总结 云端我们相约 共筑美好明天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名山一日游》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学心得 疫情面前,唯有我们变得更强大
五年级数学老师线上教学工作小结 “停课不停学”,我会一直在路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