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2
收藏
学生顺利正确地完成解题,表明其在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说克服了干扰。在上述环节上不能排除干扰,就会出现解题错误。就初中学生解题错误而言,造成错误的干扰来自以下两方面:一是小学数学的干扰,二是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一)小学数学的干扰
在初中一开始,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使其产生解题错误。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解题结果常常是一个确定的数。受此影响,学生在解答下述问题时出现混乱与错误。原题是这样的:礼堂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1排多1个座位,第2排有几个座位?第3排呢?设m为第n排的座位数,那么m是多少?求a=20,n=19时,m的值。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时,受结果是确定的数的影响,把用n表示m与求m的值混为一谈,暴露出其思考过程受到上述干扰的痕迹。
又如,小学数学中形成的一些结论都只是在没有学负数的情况下成立的。在小学,学生对数之和不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即a+b≥a是坚信不疑的,但是,学了负数后,a+b<a也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习惯于在非负数范围内讨论问题,容易忽视字母取负数的情况,导致解题错误。另外,“+”、“-”号长期作为加、减号使用,学生对于3-5+4-6,习惯上看作3减5加4减6,而初中更需要把上式看成正3负5正4负6之和。对习惯看法的印象越牢固,新的看法就越难牢固树立。
再有,学生习惯于算术解法解应用题,这会对学生学习代数方法列方程解应用题产生干扰。例如,在求两车相遇时间时(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360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km,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km,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遇?),列出的“方程”为x=360/48+7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拘泥于算术解法的痕迹。而初中需要列出48x+72x=360这样的方程,这表明学生对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的把握程度。
总之,初中开始阶段,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常可追溯到小学数学知识对其新学知识的影响。讲清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字母表示数)、范围(正数、0、负数)、方法(代数和、代数方法)与旧有知识(具体数字、非负数、加减运算、算术方法)的不同,有助于克服干扰,减少初始阶段的错误。
北师大九上第一章证明(二)§1
北师大九年级上4.3灯光与影子(1)中心投影课件
北师大九上3.1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
北师大九上2.1.1花边有多宽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上5.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件
北师大九上4.4回顾与思考(1)第四章小结课件
北师大版九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课件
北师大版九上§2.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上1.1你能证明它们吗(1)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上4.2太阳光与影子课件(精)
北师大九年级上4.3灯光与影子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章节复习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上1.1你能证明它们吗(2)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三章菱形、正方形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3.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
北师大九上1.1你能证明它们吗(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课件
北师大九上3.1平行四边形(4)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
北师大九上6.3池塘里有多少条鱼课件
北师大九上3.1平行四边形(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件
北师大九上5.2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1)课件
北师大九上4.1视图(第二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九上5.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上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2.5.1为什么是0.618(1)课件
北师大九上第三章证明(三)回顾与思考(1)小结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上分解因式复习课件
北师大九上2.3公式法(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课件
北师大九上第四章视图与投影复习课件
北师大九上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