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2
收藏
学生顺利正确地完成解题,表明其在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说克服了干扰。在上述环节上不能排除干扰,就会出现解题错误。就初中学生解题错误而言,造成错误的干扰来自以下两方面:一是小学数学的干扰,二是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一)小学数学的干扰
在初中一开始,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使其产生解题错误。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解题结果常常是一个确定的数。受此影响,学生在解答下述问题时出现混乱与错误。原题是这样的:礼堂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1排多1个座位,第2排有几个座位?第3排呢?设m为第n排的座位数,那么m是多少?求a=20,n=19时,m的值。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时,受结果是确定的数的影响,把用n表示m与求m的值混为一谈,暴露出其思考过程受到上述干扰的痕迹。
又如,小学数学中形成的一些结论都只是在没有学负数的情况下成立的。在小学,学生对数之和不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即a+b≥a是坚信不疑的,但是,学了负数后,a+b<a也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习惯于在非负数范围内讨论问题,容易忽视字母取负数的情况,导致解题错误。另外,“+”、“-”号长期作为加、减号使用,学生对于3-5+4-6,习惯上看作3减5加4减6,而初中更需要把上式看成正3负5正4负6之和。对习惯看法的印象越牢固,新的看法就越难牢固树立。
再有,学生习惯于算术解法解应用题,这会对学生学习代数方法列方程解应用题产生干扰。例如,在求两车相遇时间时(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360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km,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km,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遇?),列出的“方程”为x=360/48+7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拘泥于算术解法的痕迹。而初中需要列出48x+72x=360这样的方程,这表明学生对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的把握程度。
总之,初中开始阶段,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常可追溯到小学数学知识对其新学知识的影响。讲清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字母表示数)、范围(正数、0、负数)、方法(代数和、代数方法)与旧有知识(具体数字、非负数、加减运算、算术方法)的不同,有助于克服干扰,减少初始阶段的错误。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练习题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之诗情画意
2016年初三数学第二章测试题练习(有答案)
最新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分享
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作业
2016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一年组校本教研课教学设计 10比尾巴
最新小学数学日记范文分享
2016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题
2016年小学数学日记摩尔庄园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题
最新一年级小学生数学认识钟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寒假练习题(冀教版)
一年级小学生寒假数学作业练习
二年级数学公开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知识点
2016年小学数学故事我的发现
16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卷
2016年经典小学数学日记之逛商场
精编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卷
做课老师课后说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参赛教案《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含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
16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日记范文符号王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试卷
小学生获奖数学日记一亿的大小
16年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题练习(北师大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