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设计说明
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特别是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归纳、总结上,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乐想、善思、敢说,自由地思考。因此本课时从以下两点进行设计:
1.用对比促深化,培养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没有思考,学习就变成了简单的模仿和练习。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括号的作用,理解运算顺序在计算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对比环节,让学生观察、思考、领悟,使得思考更加深入,思维更加有序。
2.在解决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题时,体会有序思考的作用。
数学教材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方法。一个人受益一生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果只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模仿解决,是根本行不通的,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运用恰当的思想方法解决。在教学中,设计了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进行有序运算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的不少知识,知道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的混合运算,总结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继续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运算能力。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教师用简短的语言不仅唤醒了学生对混合运算的已有认知,同时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教和学都有了明确的目标。
⊙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9页例4。
(1)出示例4:计算96÷12+4×2,说一说运算的顺序。
①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画出顺序线)。
②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③集体订正。
(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有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教学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出示课堂活动卡(见课堂活动卡)。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预设
小组1:我们小组通过对比发现这三道题的相同点是数相同、符号以及数的排列顺序都相同,不同之处是第一道题没有括号,第二道题含有有小括号,第三道题不仅含有小括号,而且还含有中括号,结果也不相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算式中的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
小组2:我们小组发现: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组3:我们小组发现: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总结、归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教师指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能举例说明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明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举例写出相应的算式加以说明,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进行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a.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b.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c.有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d.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
(3)归纳总结。
总结混合运算主要的几种形式及其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的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对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对关键点进行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明确括号的作用,进而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达标检测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检测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初一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例题测试(北师大版)
2014重庆一中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整章测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1.1 正数和负数》测试题(人教版)
初一数学《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测试题(人教)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初一数学《2.2 整式的加减》检测试卷(人教版)
2014东莞市七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人教版)
2014雅安市初一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2014内江市初七年级数学下测期末试卷(含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计算题(21
北京十一学校2014级初一直升数学自学检测题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综合测试带答案
初一数学《4.1点、线、面、体》检测试题(人教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测试题(人教版)
初一年级数学高分技巧(考前必看)
七年级数学《3.1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北京十一学校2014级初一直升数学自学检测题
2014年初一数学调研考试试卷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
初一数学《有理数》单元达标测试题(苏教版)
2014北京市东城区南片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综合测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2数轴》检测试题(人教版)
北京十一学校2014级初一直升第一单元自测题答案解析
北京十一学校2014级初一直升有理数及整式自测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