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3
收藏
教学内容:可爱的企鹅 p36
教学要求:
1、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图片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境图,介绍图中的景物。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二、讨论、解决问题
1、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
3、学生独立做题。
4、集体交流反馈。
三、试一试,尝试练习
1、拿出小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2、完成表格的填写。
四、练习
1、口算,生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先观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说一说,填一填。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不局限于一种填法。
五、数学游戏
1、说清游戏的玩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玩一玩,师巡回指导。
2010届高考数学单调性、奇偶性函数问题的方法2
2010届高考数学函数图像及图像性质的应用
2010届高考数学直线与圆
2010届高考数学二阶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2010届高考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2010届高考数学算法初步
2010届高考数学直线与直线方程
2010届高考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
2010届高考数学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
2010届高考数学椭圆的基本概念
2010届高考数学不等式5
2010届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2010届高考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010届高考数学导数及其应用
2010届高考数学算法与框图复习
2010届高考数学函数值域及求法
2010届高考数学直线方程及其应用
2010届高考数学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2010届高考数学不等式2
2010届高考数学函数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2010届高考数学概率
2010届高考数学函数图像与图像变换1
2010届高考数学多面体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2010届高考数学不等式4
2010届高考数学直线的方程
2010届高考数学导数及其应用1
2010届高考数学充要条件的判定
2010届高考数学导数及其应用2
2010届高考数学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010届高考数学不等式的证明策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