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31
收藏
听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本人体会颇深,浅淡如下: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数的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单位统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
2、关注学生的基本事实,着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关法计算法则的理解。以实现学习就是对话的基本理念。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每一个人从说的过程中来掌握知识。
整节课中,任课教师分三个点让学生来说,首先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要先通分。这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接着在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后,让学生比较说说异分母分数和同分母分数之间有什么区别。最后,让学生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总结出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通过这三次说的过程,学生基本上对异分母分数计算方法和为什么要通分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这样使学生建立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并且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通过听课,我认为以下几点是该教师今后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地方:
一、 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面:
在图形结合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不过,在这个从图中找计算方法步骤中,教学方法把握的不都到位,如果是我,我觉得可以问“图1/2+图1/3等于是一个怎样的图?”这样一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思考碰撞出火花。然后经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运用图形的讲解,使学生对这个为什么要通分的过程更加清晰的掌握和理解。
二、 教学知识性的错误:
在解决分数加减法的时候,教师板书的通分的几个步骤用了递等式,事实上应该要用连等式,因为计算分数一步加减法时,本身就只有一步,中间部分在以后学生熟练做的时候是可以省略的。还有在练习改错题的改正时,板书没有写出通分的过程,让学生看了很别扭,并且学生在指出错误的地方时就发现了没有通分。事实上,本节课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第一节课,我觉得就必须把通分的过程板书出来。
三、 上课的语言不能很清楚地进行表达出来,语言组织能力不够,还需加强。
最后,本节课知识点的教学与生活结合的还不够紧密,我感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充分放手,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达到更佳的学习效率。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6.6 练习五》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4.1 认识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4.3 动手做(二)》教案教学设计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综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好玩.1 分扣子》教案教学设计
2019秋三年级上期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好玩.2 填数游戏》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4.5.2 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3.5 小小养殖场》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5.8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听课反思 《植树问题》教学亮点,如何凸显形态
《比的基本性质》听课反思
二年级上册《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快乐的动物》说课稿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分析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1.2 数与代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3 快乐的小鸭》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4.5.1 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二)》听课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5.1 小兔请客》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5.6 回收废品》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浅述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3.7 练习二》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